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記者隋笑飛、陳菲)堅持開放務實的執法姿態、開展生動的個案聯合行動、倡導國際多邊和雙邊合作……在國務院新聞辦11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副局長高峰介紹了我國公安機關採取多項舉措打擊跨國侵犯知識産權犯罪情況。
國務院新聞辦11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發佈的《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産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高峰表示,侵犯知識産權犯罪從本質上來説就是一種國際性的犯罪,像毒品犯罪一樣,在不斷的實行犯罪産業的轉移、犯罪資本的獲取。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程度不斷提高,對外交往不斷擴大,這類犯罪對國家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
高峰介紹,近年來,中國公安機關在開展國際執法方面主要做了以下三件事:一是始終堅持開放務實的執法姿態,應對國際化的侵犯知識産權犯罪活動。“我們不否認存在的問題,更不推卸應該承擔的責任,但是我們同時也呼籲,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執法部門,攜手共同應對侵犯知識産權犯罪問題。”高峰説。
二是開展生動的個案聯合行動,通過對個案的聯合執法,來探索合作的途徑、合作的形式,同時也來檢驗國際執法合作的效果。2003年以來,中國公安機關和美國聯邦調查局等相關執法部門,連續開展了一系列個案聯合行動。
三是創新打擊理念,倡導國際多邊和雙邊合作,建立更加緊密、更加直接、更加有效的執法合作模式,共同應對這類犯罪活動的蔓延和發展。
高峰説,在打擊侵犯知識産權犯罪上,公安機關將堅持“精確打擊、全程打擊”。所謂精確打擊,就是依靠情報、依靠合作,對犯罪集團、犯罪活動實施“穩、準、狠”的打擊。所謂全程打擊,就是針對侵犯知識産權犯罪已經成為産業化犯罪的特點,從生産原材料的提供、生産、儲存、貿易、資金支付、消費等環節實行跨國的、跨區域的全程打擊。
高峰説,中國公安機關對於現代侵犯知識産權犯罪有一個比喻,是一個國際化的“經濟毒品”,既刺激了不法分子的非法慾望,又扼殺了人類的創新能力,麻醉了人們的思想,模糊了人們的道德,是一種國際化的“經濟毒品”。對這一類犯罪,必須堅持國際執法合作,開展多邊和雙邊的執法合作,來共同應對日益猖獗的國際化“經濟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