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記者 劉奕湛 吳晶)學前教育資源不足如何扭轉?幼兒教師的培養力度如何加大?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傾向如何遏制……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明確目標,國務院下發《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後,教育行政部門和各地採取了哪些措施來促進學前教育發展,備受關注。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副司長李天順22日對記者表示,近期各地正在切實把學前教育納入教育工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通過完善學前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等協調機制,編制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等措施,各地的學前教育推進力度很大。
多渠道培養幼兒教師
發展學前教育,關鍵是教師,難點之一也是教師。根據李天順長期以來的走訪調研,一個幼兒園的教育質量基本上可以全等於幼兒園教師的水平和質量。
不容樂觀的事實是:目前我國幼兒園教師總量不足,特別是在一些農村地區,這一現象更為突出,有些農村地區幼兒園的師生比甚至達到1:30。同時,隨著學前教育的發展,對新的教師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必須加大對幼兒教師的培養培訓力度,通過多種渠道來解決這個問題。”李天順説。
根據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我國一是要繼續辦好中等幼兒師範學校,二是辦好高等師範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三是要建設一批幼兒師範專科學校,特別要求加大對面向農村的幼兒教師的培養力度,包括擴大免費師範生學前教育專業的招生規模等。
同時,《若干意見》還提出要積極探索初中畢業起點五年制學前教育專科學歷教師的培養模式。
“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在多年的實踐中,大家都感到幼兒教師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專業,如果從學生初中畢業的時候就能保存童真、活潑、很容易跟孩子交流溝通的特點,通過五年的培養達到專科學歷,他們將更加適應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李天順説。
李天順強調,通過中小學佈局調整,富餘教師經過選拔培訓合格後也可以充實到幼兒教師隊伍。
堅決反對“拔苗助長”式的幼兒教育
儘管屢遭詬病,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依然大行其道。從民辦到公辦,由城市到鄉鎮,這種被多數幼兒園和家長譽為“早期開發”的教育方式,正在越來越多的幼兒園推廣蔓延。小學的算術、拼音、英語等課程被下移至大班甚至中班,幼小心靈負擔陡增。
李天順説,學齡前兒童在幼兒園的學習和中小學生的正規學業學習有著本質區別。學前教育階段的孩子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必須要遵循他們身心發展的規律,珍惜童年的獨特價值。
“‘小學化’的教育,是在拔苗助長,只能適得其反。”
然而,就目前的情況看來,出現這種問題也在所難免。一些基層幼兒園的教師要面對40多個孩子,他們只能以一種程序化的教學方式教學,減輕自身的負擔。
另外,應試教育的影響也滲透到幼兒教育階段。一些社會上的商業性炒作,也誤導了家長。比如,“孩子可以五個月識字,兩歲應該識兩千字,三歲應該識三千字,可以達到小學畢業的水平”。這些宣傳完全不符合學前教育發展規律。
據李天順透露,教育部正在組織國內多方面的專家學者對國內外幼兒教育進行調研,制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南將告訴大家,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學習與發展有什麼特點,能夠學什麼,應該怎樣學,以及通過什麼樣的策略和方法支持孩子學習。”
對“山寨”幼兒園不能“一刀切”
近年來,城鄉接合部出現的大批無證幼兒園引起了社會的注意。這些被稱為“山寨”幼兒園的學前教育機構接收了大批進城務工人員子弟,但教育質量和校園安全卻令人憂慮。
李天順認為,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嚴重不足,是導致無證辦園現象存在的主要原因。
“解決無證辦園的關鍵,是要大力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多種形式擴大普惠性的學前教育資源。”
按照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的要求,我國要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提供“保基本、廣覆蓋”的公共服務,同時積極扶持民辦園,採取多種有效措施來引導民辦園提供普惠性的服務。
“國家已對這個問題作了政策性規定,特別強調要加強規範管理,分類治理無證辦園。”李天順説,“我們要求各地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在努力擴大資源的同時,對現有的無證辦園進行清理整頓,進行全面排查,加強指導,督促整改。”
李天順強調,舉辦幼兒園,一項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把幼兒的安全、健康和快樂成長放在一個最重要的位置。對於那些經過整改達到相應標準的就頒發辦園許可證,使他們進入正規的幼兒園接受教育。對經過整改以後,幼兒的安全、健康仍然不能保障的,要堅決予以取締。
據悉,作為在全國率先出臺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城市,天津已分類制定了民辦幼兒園的辦園標準,把民辦園分為三類,並將按照新的標準進行重新規範和清理整頓。同時,還在研究制定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