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農、林、牧、漁業結構不斷優化
經過60年的發展和逐步調整,我國農林牧漁業結構已經實現由單一的種植業為主的傳統農業向農林牧漁業的現代農業發展的轉變,種植業産值佔農林牧漁業産值的比重下降,林、牧、漁業比重不斷上升。
(一)種植業比重不斷下降,高效經濟作物成為農業結構調整的亮點
2008年,農林牧漁業總産值中農業所佔比重為48.4%[1],比1952年下降了37.5個百分點。農業內部在保證糧食生産的前提下,適當調減了糧食面積,增加了經濟作物面積,特別是1978年以來,積極發展瓜果、蔬菜、花卉等高效經濟作物成為農業結構調整的亮點。2008年蔬菜水果産值佔農業産值的比重達到42%,比改革初期的1983年提高28個百分點。
(二)林業比重上升,林業的發展由木材生産為主向生態建設為主轉變
2008年,林業産值佔農林牧漁業總産值的比重為3.7%,比1952年提高了2.1個百分點。林業內部,林産品産值比重逐步提高,佔林業産值比重由1983年的23.4%提高到2008年的35%;由於實行退耕還林,2003年林木培育和種植的産值比重為33.3%,是歷年來最高的;2008年竹木採伐産值的比重為35.1%,比實行天然林保護工程前大幅度下降。從建國後到1978年,雖然林業生産遭到兩次大的破壞,但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林業生産得到恢復和發展,調整林業生産方式和結構,實施荒山荒灘造林、農田林網、封山育林、防護林、退耕還林等重點工程建設,建立以路域、水系、農田林網為骨架的高標準防護林體系,增強和恢復了生態功能,林業生産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各種林地面積都有了較大發展。
(三)畜牧業比重上升,畜産品結構更趨合理
2008年,畜牧業産值佔農林牧漁業總産值的比重為35.5%,比1952年提高了24.3個百分點。隨著畜産品産量的不斷增長,畜産品結構也不斷調整。在2008年肉類總産量中,豬肉所佔比重為63.5%,比1985年下降22.4個百分點;牛羊肉比重為13.6%,比1985年上升8.1個百分點;禽肉比重為21.2%,比1985年提高12.9個百分點。在傳統畜牧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以各種小動物飼養為代表的特色畜牧養殖業也得到快速發展。
(四)漁業快速發展,實現從“以捕為主”向“以養為主”轉變
2008年,漁業産值佔農林牧漁業總産值的比重為10%,比1952年提高7.7個百分點,漁業産值中養殖業産值佔64%,比1990年提高14個百分點。建國後,我國漁業生産快速發展,從一個“可有可無”的副業迅速成長為繁榮農業經濟的重要産業。特別是改革開放後,我國漁業發展重心由“捕撈為主”向“養殖為主”轉移,養殖成為我國漁業發展的主要增長點,中國成為世界主要漁業國家中唯一養殖産量超過捕撈産量的國家。同時養殖品種也向多樣化、優質化發展,除了傳統的四大家魚外,蝦、蟹、鮑魚、鰻魚等高價值特色養殖迅速發展,極大地改善了水産品結構。從1995年起,我國黃海、東海、南海先後實施了伏季休漁制度,犧牲自然資源和物質消耗高的傳統漁業生産方式得到改善,人工控製程度和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各種養殖方式得到較大發展,保持漁業資源和水域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生産技術已越來越被生産者接受和掌握。
三、農業規模化、産業化從無到有,不斷發展
(一)農業企業從無到有,迅速發展
解放前,全國基本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農業企業。解放後,在國家主導下,一批大型農業企業(國營農場)開始建立起來,但主要都集中在各主要墾區;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後,長期以來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農業生産格局開始打破,農業規模化、産業化不斷發展,大型龍頭企業不斷涌現。根據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資料,到2006年末,全國共有主營農業的法人企業達到23.9萬家,分佈在農林牧漁各個産業,牧業和漁業的企業化經營趨勢日趨明顯。
(二)農業産業化經營不斷創新發展
在我國廣大農村,千百年來大多數時間都是實行的傳統“小農”經濟模式,雖然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推行過農業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但由於與生産力水平不相符,反而阻礙了農業生産的發展。農村改革促進了農業生産力的發展,農業産業化經營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農業産業化最初的形式是“公司+農戶”,後來逐漸發展為“公司+基地+農戶”,現在又進一步發展為“公司+合作組織+農戶”。這些組織形態,反映了現代農業發展不同階段市場對生産、加工的要求,反映了産前、産中、産後各個經營環節及經營單位之間協作互利關係的調整變化。農業生産新的組織模式的大量涌現,各種資本在農業領域投資的迅速增長,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産業化的發展。
(三)農業區域化佈局、專業化分工的趨勢逐步顯現
經過60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幾條頗具特色的農業産業帶,例如以東北及內蒙古東部為主玉米産業帶的形成,徹底改變了我國南糧北運的歷史,成為了我國畜牧業發展的飼料糧基地;冀魯豫成為我國冬小麥的主産區,2008年的産量佔到全國總産量的56%以上;新疆成為我國最重要的棉花産區,2008年的棉花産量佔全國40%。目前,長江流域油菜帶的面積佔全國的66%,産量佔70%,黃淮海地區花生帶的面積佔全國的60%,産量佔70%;廣西、雲南、廣東三省區的甘蔗面積和産量均佔全國的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