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牽頭成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組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20 14:57 來源: 文化部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中國文化報記者李曉林報道: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經報中央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批准,文化部日前牽頭成立了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組,並於3月19日在京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標誌著國家層面的公共文化服務協調機制正式運轉。

    協調組由文化部、中宣部、中央編辦、中央文明辦、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質檢總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國家文物局、國務院扶貧辦、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殘聯、中國科協、國家標準委組成,主要任務是負責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重大事項的協商和部署,協調組辦公室設在文化部。

    中宣部副部長,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協調組召集人蔡武在全體會議上作了講話,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協調組辦公室主任楊志今主持會議,並就成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組的有關情況和下一步工作安排作了説明。中宣部副部長孫志軍,中央編辦副主任張崇和,中央文明辦專職副主任徐令義,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科技部副部長王偉中,財政部部長助理余蔚平,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成員、規劃財務司司長蔣曉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焦開河,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周長奎,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焦揚,中國殘聯常務副理事長孫先德,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徐延豪,國家標準委副主任于欣麗等協調組成員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併發言。

    蔡武在講話中表示,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是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的必然要求,是加強改革的協同性、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的必然要求。他説,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已具備較好的工作基礎,各地在實踐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典型經驗,這些有益探索都為統籌協調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了實踐基礎。下一步要明確任務,切實發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的功能作用,主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協調推進重大公共文化服務法規、政策、標準的制定、實施和考核;二是建立穩定的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機制;三是推動基層公共文化資源共建共享;四是統籌實施公共文化服務重大工程;五是加強各級各類公共文化隊伍建設;六是以貧困地區為突破口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發展。

    蔡武強調,加快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這項工作針對13億人,具有普惠性質,是當前文化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務。同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也是一項跨部門的系統工程,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靠各部門、各單位乃至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越是深入,越會碰到“老大難”“硬骨頭”問題,治理任務也就會更加艱巨和繁重。協調機制的建立,為更好地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搭建了平臺,必須以協調機制為依託,從整體上謀篇佈局,把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各環節協同起來,聚合各方面力量,構建系統完善、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充分體現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開放性、多元性、創新性特點,有效提升政府的文化治理能力,保障好、實現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他表示,作為承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業務部門,文化部將在各部門的支持下,切實承擔起牽頭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責任。希望各成員單位密切配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研究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頂層制度設計和整體政策措施,通過多種措施匯聚各方力量和資源,建立政府、市場、社會的良性互動機制,使公共文化服務從單一系統的“內循環”逐步轉為面向社會的“大循環”,從而進一步提高公共文化發展水平,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會議討論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工作方案》、《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工作方案》、《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方案》等文件,並審議通過了《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組議事規則》和《成員單位職責分工方案》。各成員單位司局級聯絡員、文化部相關司局和部分直屬單位的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

責任編輯: 司徒宇乾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