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衛星圖片為何需要多天才能公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23 12:42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堪培拉3月23日電(記者徐海靜 王小舒)中國22日公佈了一幅拍攝于3月18日的衛星圖像,顯示在南印度洋海域漂浮著一個22米長、13米寬的物體,疑似與失聯的馬航客機有關。此外,澳大利亞方面3月20日公佈了一幅拍攝于3月16日的衛星圖像,顯示有一個長24米的物體疑似與失聯航班有關,並因此展開大規模搜索。

    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為何衛星圖像要4天才得以公佈。記者22日就這一問題專門請教情報學方面的專家、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戰略和國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約翰·布拉克斯蘭德博士。

    布拉克斯蘭德説,衛星圖像確需一段時間才能提交,衛星圖像從來都不是實時的,不是這邊衛星剛把照片拍下來,那邊的分析師就能夠收到。在收到衛星圖像後,分析師需要一張一張照片加以分析鑒別,還要放大圖片,一寸一寸地分析,來決定圖片上真的有物體,並最終確定是什麼樣的物體。這需要技能和堅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此後,還需要對所看到的圖片進行回看,查看是否還有其他類似的碎片等。在公佈圖像之前,必須完成所有數據的分析和研究。以前曾有過將不完整的信息公佈之後不得不收回的先例。

    布拉克斯蘭德説,如此多的步驟必然導致時間上有些滯後,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這種滯後更突顯了現場飛機偵察的重要性,因為從衛星圖像上不可能得到那種實時的畫面。必須能夠在現場看到物體,而只有飛機能夠確定殘骸的準確地理定位。之後,才能派出船隻進行打撈。

責任編輯: 黃林昊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