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新聞發佈>> 其他
 
教育部介紹大學生支教和創業主題宣傳月有關情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19日   來源:中國網

    [王旭明]:在資教的歲月裏,我覺得柯文平同學可以説是獲得了豐富的財富,事業和婚姻的雙豐收,所以我們真是應該向他道喜。2005年畢業于湖北示範學院的陳敬道同學,在8個月的時候母親病故,把她過繼給了養父,在20多年的歲月裏,養父和陳敬道同學相依為命,過著艱苦的生活,在她大學二年級的時候養父得了重病,陳敬道同學帶著養父上大學,大學畢業以後又帶著養父到農村資教。這樣艱苦的生活,陳敬道同學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愛永不泯滅,我們有請陳敬道同學給我們做介紹。

    [陳敬道]: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新聞界的老師們,大家下午好!我叫陳敬道,2005年畢業于湖北示範學院計算機與科學技術專業,現資教于仙桃市范關高中,我今天彙報的題目是“對生活的愛永不泯滅”。

    二十三年前,當我剛滿8個月的時候,母親不幸病故,我被過繼給現在的養父。為了供我讀書,養父做著小本生意。從6歲開始,每天我就自己學著做飯,匆匆吃完後再給守侯在小攤上的父親送飯去。每天傍晚,我就坐在屋門口的小板凳上,一邊做作業,一邊眼巴巴的等待著父親的歸來。在這樣的日子裏,我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中學時光。儘管父親為維持生計早出晚歸,可是家裏還是欠下了數目不小的債務。在接到湖北師範學院錄取通知書的那個暑假,父親既有喜悅,也有憂愁。因此,當我申請到1萬元的國家助學貸款,父親喜出望外,老淚縱橫,不停地説:“這真好,這真好。”

    然而,到了大三那年,父親由於長年積勞成疾,癱瘓在床。父親從小含辛茹苦養育我,如今我已長大成人,決不能撇下他老人家不管,我不僅要照顧他,我還要帶著父親去讀大學!就這樣,我把父親接到了學校所在的黃石市。

    我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邊讀書,邊打工掙錢為父親治病。我賣過報紙,端過盤子,還一直堅持做著多份家教。那段時間,我既要上課,又要做兼職,每天早上五點多鐘起床,燒水,做早餐,還要背單詞;中午做飯,洗衣服;晚上去做家教,回來後給父親按摩僵硬的關節,在深夜的寂靜中復習功課。好些晚上,我邊復習就趴在桌子上睡著了。每到我幾乎要撐不下去的時候,我就用自己的左手拼命地握住自己的右手,對自己説:要挺住!一定要挺住啊!

    我永遠不會忘記,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老師和同學們紛紛伸出了溫暖的援助之手。同學們有的捐款捐物,有的輪流幫我照看父親。是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愛,讓我堅定了生活的信心,並順利完成了學業!在大學期間,我付出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我擔任過係團總支副書記、被評為全市三好學生、多次獲得全校一等獎學金。在組織的培養下,我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更令人欣慰的是,父親的病也慢慢好轉起來,可以下床慢慢走動了。

    2005年4月的一天,學校公告欄裏醒目地張貼著“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的海報。我在報欄前駐足了很久,一遍又一遍地看著上面那一行行激動人心的文字,到農村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頓時我想到了自己:在勇氣中生活,被熱心人所鼓勵,因為知識而改變了命運。而今我已學業有成,該是回報社會的時候了。

    那個晚上我輾轉難眠,想到那些和我曾經一樣需要幫助的農村孩子,想到這些年來社會和熱心人給予我的關心,想到年過花甲的父親也需要照顧,我考慮了很久,最終決定還是到農村去資教,並且仍然帶著父親。當我把這一打算告訴父親時,他堅決反對,我知道他是怕影響我的工作、怕成為我的拖累。在我的一再懇求下,父親終於同意了,隨我一起來到了到資教的學校。

    仙桃范關高中位於豆刂河鎮的一個小村莊裏,條件比較艱苦,處地偏遠,到小集市都很不方便。可是,這些並沒有嚇住在艱苦環境中長大的我。到校後,學校得知我是帶父資教,特地給我和父親安排了兩間住房和一個廚房。工作之餘,我在屋外的荒草地上開闢了一大塊菜地,種上了蘿蔔、土豆、萵苣等日常蔬菜,在我的精心培育下,它們長得綠油油的。每當疲憊時一推開窗戶看到它們,我的心情就暢快無比。我還不時送一些菜給住校的老師,讓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勞動成果。節假日休息的時候,我還常常攙扶著父親在校園裏散步,給他講我在學校的新鮮事,和他一起分享女兒在工作中的每一點成功和喜悅。

    為了儘快了解每個學生,我堅持和學生交心談心。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教育學生,我用自己的人生感悟啟發學生。班上有個學生叫小文,性格孤僻。我多次找她談心,可她總是保持沉默。我似乎感到有些束手無策。有一次學校女生在搬寢室的過程中,我發現別的同學都是互相幫助,只有她是獨自一人搬自己的行李。我儘量顯得很隨意地幫她拎包裹、鋪床、挂帳子。當我幫她做完這一切後,她什麼都沒説,默默地走開了。第二天早自習時,我發現自己的桌子上有一封信,上面寫著:陳老師:本來昨天想對您説聲謝謝的,可是話到嘴邊又縮了回去。您的出現卻讓我體會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被關愛的感覺。從小學到高中,我都沒有別人幸福,爸爸媽媽常年在廣東打工,我被寄養在叔叔家裏。在班上我沒有一個朋友,從來沒有人真正關心過我。我沒有信心繼續學習下去,我真不想唸書了。”

    看完這封信,我馬上回了一封信,並鼓勵她説:“小文,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當你身處逆境的時候,你要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它。老師從小就失去了母親,長這麼大還不知道自己的母親長什麼模樣。可是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學會了成長。當別人還在父母的懷抱中撒嬌時,我已開始品嘗生活的艱辛。當別人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時,我已經開始承受生活給予我的壓力。但是每次遇到這些困難,我從來沒有退縮過,因為我始終相信一點:人生的大海波瀾壯闊,時有起伏,而對生活的愛永遠不能泯滅!在老師和你相處的日子裏,我希望不僅僅教給你們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你們如何面對挫折,懂得做人的道理。老師會永遠關心你,希望你把我當成你的朋友、你的親人。”

    此後,我常常為她輔導功課,並到她家家訪,幫她梳頭,她的性格也漸漸變得開朗起來,身邊慢慢也多了一些同學的身影。中秋節的那一天,小文跑過來送給我一張賀卡,還在我耳邊悄悄的説:“老師,你就像我媽媽一樣。”説完就笑著跑開了。看著她那純真的笑容,我臉上不禁有些發熱,我分明感覺到了內心的激動和幸福,因為這是我的學生對我發自內心的愛!

    在資教的日子裏,我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把孩子們都當成了我的弟弟妹妹。我經常給基礎薄弱的孩子們補習功課,給離家較遠的學生做飯吃,給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們補衣服。我與學生們寫信談體會與感悟,還積極做好學生的家訪工作,有的學生家離學校很遠,有時家訪回來得很晚,路上一片漆黑,我就邊走邊唱著自己喜歡的歌曲,讓歌聲為自己壯膽。

    在我的努力之下,良好的班風慢慢地形成了,學生們學習成績提高很快。而我,也被學校評為“先進工作者”,還在學校政教處分管全校女生工作。當我把這些告訴爸爸時,他老人家的臉上挂滿了開心的笑容。

    在關心學生的過程中,我也獲得了愛的回應。2005年10月8號,是我難忘的一個日子。這一天。當我像平常一樣走進教室準備上晚自習時,卻發現教室裏一片漆黑,我正要詢問原因,突然亮起了一支蠟燭,接著整個教室都亮了起來,耳邊響起一陣響亮而又清脆的聲音:“老師,祝您生日快樂!”待我回過神來,一個大大的生日蛋糕早已擺在了我面前,我一時有些不知所措。聽著動人的生日祝福歌,望著講台下那一張張可愛的臉龐,我流淚下了幸福的淚水。要知道,這是我二十多年來第一次吃上孩子們送的生日蛋糕,它是孩子們對我最真誠的愛呀。

    今年陽春三月,教育部辦公廳負責人和省教育廳領導來到了范關高中,看望了我和父親,並勉勵我,讓我繼續努力工作,還要把身體養好!教育部和省教育廳鋻於我的特殊家庭情況和工作業績,還為我還清了剩下的債務和貸款。親切的笑容,平實的話語,真情的囑託,讓我激動無比,也給了我無窮的信心和力量!

    在資教的道路上,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始終相信社會是公平的,在我失去某些東西的時候,它會從其它的地方來彌補。資教是繁忙的,卻很充實;生活是平淡的,卻很溫馨。我和父親在這裡一直生活得很好。儘管我從來沒有享受過母愛的溫暖,但我擁有社會的關愛,擁有學生真誠的愛戴。我會頃其所學、盡我所能,在農村這片充滿生機的田野上,傳授知識、耕耘青春、播種希望!

    謝謝大家!

    [王旭明]:謝謝陳敬道同學給我們上了一堂很生動的思想教育課。2004年,湖北省啟動了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這個計劃啟動已經接近兩年了,最早參加這一計劃的同學有1000多名,這1000多名同學中,其中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范獻龍同學,這兩年來他給我們帶來最深刻的體會就是,到農村去,為了山洼洼裏的孩子們。有請范獻龍同學。

    [范獻龍]: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新聞界的老師們,大家好!我叫范獻龍,來自湖北荊州,2004年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專業,先資教于神農架林區下谷坪鄉中心學校,今天我彙報的題目是“資教,為了山洼洼裏的孩子們”。

    2004年7月,我和另外三位資教生報名參加了湖北省首屆“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三人當中,劉小軍來自武漢,黃強來自襄樊,劉家富來自河南淮陽。共同的選擇讓我們四個人走到了一起,開始了在神農架林區為期三年的資教生涯。

    神農架林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偏路遠,是傳説中野人出沒的地方。從下谷坪學校到城關165公里,全部都是繞著神農頂而修的山路。以前,這裡從來沒有第一學歷為本科的老師。我們的到來,讓學校和家長們高興萬分。

    記得第一次踏上講臺時,由於太緊張,粉筆頭一碰黑板就斷,一節課用了半盒粉筆,衣服上面全部是灰。校長鼓勵説,你們主要是沒經驗,其實在知識結構和素質能力上還是很有優勢的,關鍵就是要加強實踐。為了搞好教學,我虛心向老教師請教,翻閱了大量的參考資料,甚至把所有的習題一道道演算清楚後再去教學生。我還經常運用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比如分組討論、循環問答等,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很快適應了教學,並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和同行的讚許。不久,學校檢查教師備課情況,教務主任看見我一個月記了三個備課本,他非常吃驚,他説:“獻龍啊,我看你上課上得好,原來備課這麼認真,你的成績來之不易啊”。

    我的班上有個叫蔣圓的女學生,是家裏的老幺,她姐姐的女兒都在這所中學上初一了。有一次,看到她鞋子都打了補丁,特別地顯眼。我主動找她談話,她沉默了半天才説,范老師,我好想上學,但我家姊妹多,父母負擔大得沒辦法。我家住在大九湖,由於離家很遠,只好自己背著大米和腌菜來上學。沒有錢坐車,只能自己步行,每次都要走上整整一天,好多次我都走哭了。范老師,我好自卑好自卑,希望您不要象其他同學一樣看不起我。

    與她交談後,我把這個情況跟其他三位資教生説了。夜裏,我們就此進行了一次認真地思考與討論。農村的孩子,因為貧窮,很多都似乎有著一種與身俱來的自卑感,一直伴隨著他們的成長。在這個階段,他們渴望獲得幫助而內心又敏感細膩。如果能對孩子們進行鼓勵與資助,將是對他們學習和生活都有益處的事。也許,就有一個孩子從此變得自信,就有一個孩子從此避免輟學,就有一個孩子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我不由想起了我的學生時代,是當時國家助學貸款1萬5千元錢使我邁進了大學的門坎,參加資教行動計劃,省教育廳又將為我提供了1萬5千元的獎金償還貸款。我至今對這些政策、這些幫助都銘刻在心,一輩子也不會忘記,一輩子都想著報答。那個晚上,我們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就是拿出我們微薄工資的一部分,設立了下谷坪中心學校資教生助學獎學金。當學生生活費用、交通費用不足的時候,當學生學習取得較大進步的時候,我們都會發放獎金,進行資助或鼓勵。將近兩年時間裏,我們以各種形式給學生發放了三千多元的獎品、獎學金。

    下谷坪很多地方沒有公路,很多學生節假日前後,通常是不吃早飯、就步行上學或回家。由於山高路遠,地廣人稀,近些年來,家長們幾乎沒有看到老師家訪。有的孩子家長幾年下來就只認識學校的會計。由於家長不知道孩子學習的情況,對孩子的學習、升學漸漸失去信心,致使部分學生及其家長有種消極觀念:讀得上是造化,讀不上就回家種田或外出打工。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四個資教生認為,作為“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的一名參與者,廣泛展開家訪,贏得家長的支持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十月初,我們利用國慶長假進行了第一次家訪,我們選擇了離校近四十里、海拔1200多米的板橋片區。臨行前,下起了雨夾雪,只能步行。在山裏爬坡、下坎,走羊腸小道,四個多小時後,我們來到第一家,推開漆黑的木門,坐在地上剝玉米的學生叫了一聲“老師”,家長“騰”地一下子從凳子上彈了起來,激動的用袖子使勁地擦著板凳,動情地説:“看,這大風大雪的,老師們怎麼會來?你們都是盼都盼不來的客人啊……”

    我們受了貧苦山民待客的最高禮遇,一碗碗蜂蜜包谷酒、一盤盤可口的飯菜,全家老少作陪。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奶奶,在孫子的攙扶下,用她那瘦得像枯樹枝一樣的手,顫顫地拿起杯子,倒上滿滿的一杯包谷酒,説:“老師伢啊,你來這裡,是我們屋裏小伢兒幾世修來的福啊,我敬你!”然後雙手舉杯,喝了下去;之後,老奶奶用衣角把剛喝過的酒杯擦了又擦,倒滿一杯,雙手遞了過來。我接過酒,手在顫抖,兩錢酒,卻也有千斤重量,退步鞠躬行禮,喝下了那杯讓我終生難忘的酒。臨別,舉家送了一程又跟了一程,“老師慢走!老師,你們要常來啊!一定要常來啊!”這句話簡單而樸素,卻發自肺腑。

    在以後的家訪中,很多村民只要聽説是下谷坪的老師來了,不管自家裏有沒有學生的,都擁過來,紛紛拉著我們的手,邀請到他們家去做客。

    兩年來,我們家訪百餘戶,累計行程三千余裏。家長們紛紛説,“我們家孩子能遇上像你們這樣的老師,是她的福氣,今天你們能到我們家裏來,是我們做家長的福氣。謝謝老師對我們的關心。讓孩子們也讓我們有了盼頭,我們決定了,不讓孩子出去打工了,還是讓孩子繼續讀下去……”聽到這樣的話語,這使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若有人問我,什麼是我們資教的最大收穫?那就是我們有了能夠影響一個孩子命運的力量。

    2005年4月,省教育廳舉辦首屆“播種希望與未來——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巡迴報告會”,我作為報告團成員之一在全省高校介紹了我們在神農架的資教經歷,介紹了林區孩子們艱苦的求學歷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2005年9月,母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陳小君副校長帶著校大學生藝術團前來慰問看望我們,為下谷坪的村民和孩子們獻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藝匯演。此外,母校還向林區每年捐贈2萬元,專門用於資助貧困學生。

    社會各界的愛心捐款也紛至沓來。中宣部新聞局張洪超同志捐款1500元給我的學生;上海浦東的劉曄同志每月定向資助學生杜梅300元;北京海淀的陳軍銘同志分兩次匯款3000元定向資助學生吳勳……這張名單還可以列得很長很長,到目前為止,共收到捐款捐物約10萬元。

    我的學生方平輟學了,由於父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永遠離開了她,媽媽艱難地拉扯著她和妹妹。方平平時沉默寡言,可只要一哭鬧,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我要上學,我就是要上學”。她媽媽煩不過了就用細竹條子打她,大人和孩子總是打著打著就哭成一團。可當我把1800元錢放到她媽媽的手中,並告訴她兩個孩子從現在開始一直到上大學,所有的錢都將由幾位熱心人捐助的時候,這位堅強的母親突然“撲通”一聲跪在了我面前,放聲大哭:“范老師,您真是我家的救命恩人,是我家兩個娃子的再生父母啊……”方平也一把抱住媽媽跪了下去,我忙扶起她們,淚流滿面卻又倍感欣慰。

    在我努力聯絡下,目前已經有22位貧困學生得到了全面資助,他們的中學直至大學,將一直生活在社會上熱心人所給予的溫暖裏。

    面對社會的關心,神農架的山民們用他們特有的熱情和淳樸做出了回應。在當地,每家每戶養的一頭豬要等到過年才殺,一頭豬要吃上整整一年。臘豬蹄子只會送給那些山民們最尊敬、與他們感情最深的人!寒冬時家訪,看到有孩子在哭鬧著要吃臘豬蹄子,説想吃都想了一年了。家長狠心地説,今年沒有吃的!可是,就在第二天,樸實的山民們用背簍給我們送來了十幾隻臘豬蹄子。盛情實在難卻,我留下一隻,帶回武漢,送給了一位資助學生的熱心人。今年年初,因下大雪,下谷坪菜市場沒有了貨源,為了我們有菜吃,每一天,熱心的山民,無言的默契,一家接一家,有的甚至不遠百里,用背簍背著,給我們送來已經洗乾淨的土豆、白菜、紅薯、蘿蔔和已經切好的肉,讓我們吃了近一月的百家飯……

    資教將近兩年了,因為被關注,我學會了關注,因為愛,我獲得了愛。從我接受助學貸款,跨進大學校門開始,到成為資教生,來到神農架,走進課堂,從第一次家訪,到幫助第一個孩子,到接收第一筆愛心匯款,我一直能夠感覺到有一種力量貫徹其間,那就是我們共同的愛、共同的責任。我相信,這份愛心與責任,會通過“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傳遞開去,傳遞到每個鄉村,每所學校,傳遞給山洼洼裏的每一個孩子!

    謝謝大家!

    [王旭明]:謝謝范獻龍同學。范獻龍同學在近兩年的時間裏,我和大家在底下坐著聽,怎麼也想象不出在那樣艱苦的情況下傳播著文明之火、傳播著文明之光。

    下面本來是2005年畢業于湖北中醫學院中西醫學院的張林同學給我們介紹,我以為搞錯了,我想學醫的同學資什麼教?現在有請張林同學給我們介紹“需要,就是我的選擇”。

    [張林]: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新聞界老師們,大家下午好!我叫張林,2005年畢業于湖北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專業,現在麻城市黃土崗中心學校資教,我彙報的題目是“需要,就是我的選擇”。

    剛開學,我本來是想教生物的。但是學校英語教師緊缺,教導主任一下子將三個畢業班的英語交給了我。“英語就英語,一定把成績帶到最好!”我暗自下了決心。可有人説:讓小張一個學醫的去教英語,這不是“病急亂投醫”嗎?就是活馬也讓他給醫死了啊!就我自己來説,心中也有自卑啊:我這個個頭,是當老師的料嗎?初三學生我管得住嗎?

    帶著這些顧慮我走進了教室,嚇了我一跳:那簡直就是個集裝箱!教室裏裝了八、九十名學生!“同學們好,我是新來的英語老師……”我剛剛做完自我介紹,就看見台下哄堂大笑。由於學生聽慣了方言,突然聽我講普通話覺得很滑稽。後排幾個高個子學生果然不給我面子,有吹口哨的,有放紙飛機的……,教室裏頓時亂成一團。

    由於經驗不足,缺少威信,學生們都不怕我。初為人師的我一直覺得很頭疼。有的家長建議我應該先在學生面前打他幾棒殺威棍!有位家長更是對我面授機宜:“一個字,罰!該罰站的就要罰站,該擰耳朵的就要擰耳朵。這樣才能樹立威信。”而我,我個頭又不高,對那些高個子搗蛋鬼來説,想擰耳朵還夠不著呢。更何況,我覺得:教育就應該是治療、是拯救。一個好的醫生首先應該從心靈深處去關心患者,善於察覺細微的症狀,逐步入手,從而制定治療的良方。一個好的老師也應該如此。

    十三班有個學生,叫朱剛強。三天兩頭跟人打架,學校師生沒有一個不認識他的。有一天,他又打架了,還在流鼻血,捂著鼻子驚慌失措的。看到我走過去,以為我要批評他。可是我説:“別慌!老師先幫你把血止住。”説完給他推了幾下穴位,很快就把血止住了。我們的舉動引來了很多學生在一旁好奇的圍觀,我接著説:“鼻子之所以會流血,是因為鼻腔內毛細血管破裂,只要你壓迫一定的部位,短時間內,鼻血自然就止住了。看到沒,這就是知識的力量。老師雖然個子不高,長得又不夠結實,但老師擁有知識,就有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很多學生當場就鼓起了掌,紛紛衝我豎起了大拇指。

    就這樣,我在操場上給學生們上了一堂即興的思想教育課。我告訴他們,知識智慧上的強大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強大。有了知識智慧,才能認識自然,征服世界。經過這件事情,學生們都很佩服我,慢慢地開始聽我的話了。特別是朱剛強,佩服得五體投地,他不僅向其他學生一遍遍誇張地描述説:張老師會點穴,手指頭一動就止住了血。他還專門向我保證不再打架了。

    我教的三個班,班級整體水平相距較大,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為了搞好教學,我備了三份不同的教案,因材施教。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更多的發現,一些學生不愛學習還有更重要的家庭原因。山裏的家長,有些到現在還存在著讀書無用的錯誤觀念。還有一些家長,對學校的印象就停留在收學費上面,對學生在學校的事情漠不關心。所以我感覺到,用愛心與責任心做好家長的工作,是促進學生認真學習的關鍵之所在。

    印象最深刻的是學生丁海曼的家長。丁海曼性格內向、有點孤僻,我好幾次都想和她家長溝通一下,但家長總是躲躲閃閃的。我第一次見到丁海曼的家長,是她爸爸背著她氣喘吁吁來請假,説女兒肚子疼,鎮衛生院診斷為急性闌尾炎,要做手術!我給海曼看了看,發現她主要右腰部疼痛,眼瞼還有點腫,再結合其他症狀,我懷疑她得的是急性腎炎,而不是急性闌尾炎。我立即建議她爸爸帶她到麻城市人民醫院檢查。果然是急性腎炎!她爸爸媽媽感激得不得了,當時就打來電話説:“張老師啊,感謝您啊,確實是您説的那回事咧……”。從此以後,這位從來對老師避而遠之的家長,現在總是要拉我在他家坐坐,還要請我去他家吃年糕呢。而就在我跟他爸媽不斷的溝通過程中,丁海曼現在也變得比原來開朗多了。

    這件事對我有很大啟發。以前我做過幾次家訪,效果都不明顯。山裏的家長對我這個來自省城,説著普通話的年輕資教老師很尊敬,但是敬而遠之。是啊,老師在他們眼裏是文化人,但是總感覺共同語言不多,説著説著就大眼瞪小眼,沒話了。可誰家不時常有個頭痛腦熱、傷風感冒的呢?山裏的衛生條件差,我正可以運用我所學的專業,給山民們講些醫療保健知識,做做基本防預,拉近與家長的距離。

    八班有個叫何勇剛的孩子在學校很調皮。我了解到他家是組闔家庭,他的繼父想他早點出去打工,減輕家庭負擔。而勇剛本身也有“能在學校混一天算一天”的想法,我決定走訪他家。我第一次到他家,他媽媽聽我是外地口音,隨便敷衍了幾句,他爸爸更是理都不理就直接下田去了。幾天后我又去了他家一次,剛好看到他爸爸正在門前菜園裏種菜,但總是種一會兒,坐一會兒,用手揉著腰,露出很痛苦的表情。我乾脆也下到地裏,問道:“您是不是腰疼啊,我來給您看看吧。”他將信將疑的讓我給他做了一會兒推拿,站起身子轉了轉説:“嘿!老師咋還會這一手,現在舒服多了!”我説:“我是學醫的,您這種病可能是腰肌勞損,是勞累過度引起的,推拿挺管用的,以後不舒服時就來找我,我可以給您推一下。”那天我們坐在田埂上談了很久,從孩子調皮談到家庭困難談到孩子最後的出路,而我又以我自己的上學經歷給他解釋讀書的好處。那次家訪很成功,從那以後,何勇剛變化很大,很多科任老師都在表揚他,現在還在班上當上了體育委員。

    就這樣,我走訪了學生家庭近七十戶,與家長們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溝通。在家訪的同時,我還就很多農民家庭飲食用水、生活起居等提出了衛生建議,為部分長年辛苦耕作的家長推拿了勞損的關節,並自己拿出六百多元購買了如紅花油、風濕止痛膏等常備藥品贈送給困難家庭。我説,你們也不容易,為了子女常年辛苦勞作,千萬要注意身體啊。我們做老師的,和你們想法是一樣的,就是希望孩子們讀好書,受好教育,這樣家裏才有盼頭,孩子們才有希望。家長們很感動,説資教老師有文化,有同情心,教出來的學生也一定有知識,講良心。他們紛紛表示,要支持孩子們讀書,共同把學生教育好。

    後來,班上的學生越來越懂事,越來越聽話了,成績也在不斷進步。同事們都很詫異,説也沒看見張老師怎麼吼學生的,怎麼教學秩序就這麼好咧! 家長們也一傳十,十傳百,説省城來了一位年輕的老師,會教書,還懂看病。其他班學生的家長也紛紛聞訊到學校來打聽。有一天,校長興奮地對我説,小張啊,沒有想到你有這麼大的本事,你這一咕弄,現在家長們都對我們學校舉出大拇指,滿意地説我們的老師是赤腳老師,和群眾們走得近啊。校長還略帶商量的口氣問我説:現在學校既沒有衛生室也沒有專職校醫,每次學生病了都跑到很遠的醫院去看病,很不方便,也耽誤了學習時間,你能不能邊搞教學,邊負責學生的日常衛生保健。我二話沒説,就滿口答應了。

    就這樣,我義務擔當了學校的“校醫”,負責全校三千多名師生的日常衛生保健工作。每逢流行感冒時候,我都會提前辦健康專欄黑板報,並借助校廣播臺給大家介紹一些預防知識,經常忙得不亦樂乎。此外,我還利用節假日,協助鎮政府在全鎮廣泛開展預防禽流感工作,走村入戶,廣泛宣傳,在當地形成了良好的影響。而且我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很多從未見過面的農戶居然一口就能説出我的名字!都説我是省城來的人才!鎮黨委的余書記當著我的面對我們校長説:象小張這樣的資教人才啊,不光你們學校需要,我們鎮政府都想要幾個。校長一把拉住我,生怕被鎮裏調去了,急著説,省教育廳規定了,他們必須在鄉鎮學校工作三年,借用都不行!

    資教已經半年多了,我的努力終於贏得了可喜的回報。在學校舉行的數次考試中,我教的三個班英語成績每次都名列前矛,前不久學校舉行的英語競賽中,我教的學生又包攬了一二三等獎。在學校舉行的問卷調查中,我有幸成為了“最受家長和學生歡迎的老師”。今年2月,我還被評為“麻城市優秀教師”。這些成績是對我工作的肯定,同時也使我充滿了信心。

    在黃土崗資教,我每天都是在充實、快樂和自豪中度過的。農村資教改變了我的學生,也改變了我。我有了一種被需要的快樂,一種被尊重的快樂,一種撒播知識、實現自我價值的快樂。

    現在,每次上街,在路上,學生一口一個“張老師好”,家長一口一個“張醫生好”,這時候,我心中總是感到無比的充實和幸福。寒假回家時,當眾多學生打電話向我問好、眾多我治愈的“病人”打電話向我拜年的時候,父母也欣然接受了我的選擇,還在親朋好友面前自豪地誇我説:“我的兒子當老師了,是省廳選派的資教老師呢!”

    半年的資教生活讓我受益無窮,我感覺農村的孩子們需要我,農村的老百姓需要我,我還有好多好多的事情要去做。我無悔于我的選擇,我自豪于我的工作。我會加倍努力,用我所學,為了山區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為了農村的教育發展,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奉獻在這片貧脊而充滿希望的田野上!

    謝謝!

    [王旭明]:謝謝張林同學。以上五位同學的介紹,無論是坎坷的生活經歷還是艱苦的生活歲月,儘管這五位學生和其他資教生的專業背景不同,各自情況也不一樣。但是,在資助農村教育這樣大好形勢下,他們鍛鍊自己,服務社會,為人類文明的延續貢獻青春。

    這月初的時候,我們曾經組織中央新聞單位採訪團到湖北進行了採訪,記者們深深地被資教生的事跡感染著、打動著,今天部分採訪過他們的記者也來到了發佈會的現場,下面請採訪過他們的記者為這五位資教生的代表獻花。讓我們以掌聲表示熱烈的祝賀!

    [王旭明]:今天來到發佈會現場,並且向我們介紹有關情況的還有幾位新聞發佈人,他們是政府有關方面的負責同志,是很重量級的人物,一位是湖北省教育廳副廳長陳安麗女士,一位是教育部學生司副司長劉大為先生,教育部師範司副司長宋永剛,教育部人事司副巡視員謝志敏。

    首先請湖北省教育廳副廳長陳安麗介紹湖北“農村教師自主行動計劃”有關情況。

    [陳安麗]:我們2006年啟動了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希望通過政策引導、經濟激勵等措施,每年從普通高等學校遴選一批應屆本科畢業生到鄉鎮學校任教,重點支持農村的薄弱學校,重點支持農村學校的薄弱學科。先將“行動計劃”的實施情況彙報如下:

    第一,關於“行動計劃”的啟動背景。2004年,“行動計劃”首先在29個貧困縣實施。28所普通高校共有455人報名。對所有入選計劃的資教生都進行崗位培訓,主要是素質教育、專業素養、職業技能和各方面知識的培訓,培訓結束以後有一個隆重的儀式,省委省政府的領導都會出席,所有的資教生都有一個莊嚴的宣誓。

    教育部還做好他們的跟蹤管理,加強信息反饋,他們始終都在教育廳的幫助之下,三年的服務期中間,每年的7月全部集中到武漢的高校,由省教育廳出資進行培訓和提高。他們所有的人的電子檔案都在我們教育廳的管理之中,每一名資教生都能得到由教育廳編印的資教通訊。

    同時,我們組織學術報告,加大宣傳力度。05年我們組織了8名資教生到全省24所高校做報告。一方面對於資教生來説,他們參加這個計劃,在農村開始了他們的希望,開展他們的未來,同時對農村的孩子,由於這些資教生的到來,他們開始播撒他們的希望和未來。這個巡迴報告在全省引起了影響,很多師生流下了熱淚,最長的掌聲是一分鐘,最多的一次掌聲是48次。新華社記者“誰讓大學校園淚花盛開”為題有一個報道。

    資教生得到了家長、學生、部門的廣泛好評,如湖北示範學院的雄婷婷同學被評選為實驗室師德模範、全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産黨員。資教生體現了較高的素質,促進了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像華中師範大學生物專業畢業的楊周,在全市物理教學比武中獲得優質課一等獎、優秀教學案例二等獎。還有的資教生比翼雙飛,獲得了工作和生活的雙豐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湖北省委書記兩次對我們的行動計劃進行了批示,05年的批示是“辦法很好,望堅持下去,並總結經驗,逐步完善”。4月12號在《中國教育報》上還有明確批示,“代表省委、省政府看望陳敬道老師,感謝她辛勤的勞動,熱誠的服務”。省委、省政府領導連續兩年出席“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崗前培訓班結業典禮暨歡送大會”。

    我們優化了教師的結構,促進了教育的公平,尤其是對農村的社會和諧進行了幫助。比如説單親家庭、留守兒童的教育,在家訪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架起了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橋梁,加強了校長後備隊伍的建設和基層人才的儲備。我們到農村中經常可以看到、經常可以接觸到,很多同志都是從基層成長起來的,相信以後會有很多人走上領導崗位。同時,樹立了新時期大學生的形象,他們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將才華回報給社會。

    我們來之前,在湖北省教育廳做了專場的報告,教育廳單位負責人以及學校班子成員聽了報告,領導和很多幹部都流下了熱淚,多次響起掌聲,有很多人跟我説太感動了、太真實了、太不容易了。所以,我覺得教育意義不僅是對學生和對教師,對社會也有普遍意義。我們覺得這是對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探索,通過崗位設定、選聘解聘、契約管理等環節和程序的實施,探索建立新形勢下能進能出、富有活力的教師管理機制。

    同時,我們進一步出臺了新的政策。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三年服務期滿的資教生,如果表現優秀並願意繼續留在基層任教,經過選拔,由省教育廳出資送到國外攻讀教育碩士學位。第二,我們已經和省財政廳聯合下文,從2006年起,在省教育部門預算中設立“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專項工作補助經費或獎勵資金。第三,由各地教育部門統一為資教生辦理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險,所需經費統一納入財政預算。

    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同在一片藍天下,共同成長進步的藍圖一定能夠得到實現。謝謝大家。

    [王旭明]:湖北省給各位記者提供了非常翔實的湖北省“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介紹材料,由於時間關係,陳廳長沒有詳細展開。下面有請教育部學生司副司長劉大為介紹大學生基層創業主題宣傳月活動有關情況。

    [劉大為]: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好!我們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大學生基層創業組織宣傳月的啟動儀式,剛才五位同學分別介紹了他們在農村基層資教的先進事跡,陳廳長也介紹了湖北省實施這樣一個計劃的基本情況。我感到他們的志向、他們的精神、他們的境界深深感動了我,和他們一樣,全國還有一大批大學生通過各種項目奮鬥在基層一線,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新一代大學生的崇高理想和優秀品格,我們看到了當代大學生無愧於時代、無愧於祖國和人民,艱苦奮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風貌。

教育部學生司劉大為副司長介紹情況

教育部學生司劉大為副司長介紹情況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目前這項工作呈現了良好的勢頭。僅從05年下半年至今,中央有關部門一共出臺了12個政策性文件,有16個省份出臺了地方性文件,大批高校也制定了相應的辦法和措施。中央部門和各地組織的為基層就業和服務的項目總數達到了50個,預計今年通過各類項目,將會有不少於15萬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去就業和服務。

    概括起來,當前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創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新特點,一是主題更鮮明。根據胡錦濤總書記的批示,05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出了關於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文件,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中央直接發一個專門的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文件,第一次全面系統整體地部署和推進這項工作,而且旗幟鮮明地把這項工作提高到黨和國家在新階段、新時期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而且也著眼于青年大學生成長進步,建功立業的內在要求。

    第二,政策更豐富。從政策覆蓋面看,這些政策覆蓋了畢業生到西部地區、到貧困地區縣以下包括農村就業和服務,包括大學生在城市的社區工作,包括大學生到各類中小民營企業就業,以及自主創業等等情況。從政策內容上講,這些政策涉及到畢業生的戶口遷移、工資標準、生活補貼、轉證定級、研究生招生等等,對畢業生在基層的工作和學習,以及將來的再次擇業都有考慮,政策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組織化程度更高。在完善人才資源市場配置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力度,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中央有關部門前頭抓總,地方黨委部門推動,像剛才講的50多個部門關聯,高等學校也積極配合。

    第四,更加體現以人為本。一個是在引導和鼓勵基層就業的過程當中,充分尊重畢業生本人的意見,每一個大學生都可以自願選擇,而且來去自由;二是對基層服務和就業的畢業生在思想和生活上持續關注,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加強組織管理;三是注重畢業生到基層以後的發展,比如説進一步評職稱、考研究生、學習深造等等,都有優惠政策,把國家的需要和大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的利益結合起來。

    第五,更加注重制度化環境的形成,把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作為長期的戰略任務。國家通過制定經費支持、戶籍政策、就業見習制度等等促進就業生畢業,與建設新農村、西部大開發等重大戰略結合起來,把政策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和事業留人結合起來,把解決緊迫問題和建立長效機制結合起來。

    為了使更多的畢業生能夠下得去、留得下、出成績、有發展,基層是創業大舞臺、成才大學校,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把引導大學生到基層創業繼續全力以赴、堅持不懈地抓下去。等一下王旭明主任還將介紹這次行動的安排工作,這也是我們推進引導大學生到基層就業的工作的一項,我們希望新聞界的朋友們積極參與,共襄盛舉,在當代大學生當中進一步唱響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時代強音。

    [王旭明]:通過陳廳長和劉司長的介紹,我覺得他們把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行動展示給我們,我覺得這個行動有很多特點,我注意到剛才劉司長和陳廳長講話中提到,劉司長説這一次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政策更豐富、力度前所未有,他特別談到對畢業生在基層的工作、生活、學習以及將來再次擇業都有一系列的政策保障,從政策系統上講既是有已有政策的極大投入,又有若干創新性的政策,形成了一整套強有力的體系,並且有些政策還在不斷完善細化之中。我想説的是,我們國家從建國以來就提出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去、到農村去創業。現在在新形勢、新特點、新情況下,我們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創業,我覺得除了道德層面上的鼓勵、支持之外,更豐富、更細化了許許多多的政策保障。湖北省為了使這樣的計劃積極、健康、紮實的進行,而且可持續發展,他們在溝通、組織、策劃、協調,在政策的設計、政策的執行、政策的檢查、政策的反饋等等許許多多環節上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所以使得這一計劃能夠呈現這樣一個非常良好的態勢。

    這樣一個計劃,應該説也受到了中央領導、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陳至立國務委員最近批示指出,對大學生到農村去是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多次強調要求的,湖北省的做法很好,應該大力宣傳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我覺得這應該説為我們做好下一步工作指明了很好的方向。

    剛才劉司長特別談到,我們今天既是一個新聞發佈會,同時也是教育部組織大學生基層創業主題宣傳月活動,我們提出為了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特別是到艱苦的邊遠地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4—5月份教育部組織大學生基層創業主題宣傳月活動,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深入宣傳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創業的優惠政策和各地的成功經驗,廣泛宣傳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創業就業的典型,營造高校畢業生敢下基層、願下基層、樂下基層、基層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良好氛圍。

    説到這裡,特別強調一下,這次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工作突出了以人為本的特點,我們的記者在採訪中,感覺到湖北省在做好這個工作中特別下了功夫,比方説他們組織資教生到基層的男女比例都有考慮,甚至有的大學生有在某個地方長期幹下去的意願,他們都考慮他的成家、將來的生活等等,安排其他的畢業生到這個地方創業的時候,從性別上給予特別的考慮,當然希望有更多的柯文平人物的出現,是美好的事情。

    我們這次的宣傳分幾個大部分,一個是教育部組織的新聞宣傳活動,包括以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和大學生宣傳月啟動儀式為龍頭,之後我們將組織採訪團深入採訪。另外請典型單位,比方説北京市已經組織了一批大學生今年到農村當村官,河北省邯鄲市也有這樣的經驗,我們也要請他們過來或者我們到這些地方去看看他們怎麼當村官、怎麼做老師的。另外,還將組織我身邊的創業先鋒主題活動和首屆大學生創業規劃大賽等等。

    第二部分,新聞單位開展的宣傳報道活動,我們希望各個媒體能夠配合我們做好大量的大學生到基層創業的宣傳報道工作,我就不再逐條説了,希望有志氣、有眼光做好這方面宣傳報道的媒體和我們聯絡,除了我們的方案之外,你們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將全力、積極、主動地配合好媒體做好這項活動。

    第三,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各直屬高校按照我們的方案制定具體的宣傳計劃,組織大學生基層創業的宣傳活動,我們特別要求各地要在4月底前向教育部學生司報送本地的宣傳計劃,6月份報送工作總結和情況反饋。

    最後我們還提出兩點注意的問題,一個是大家知道,我們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創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所以我們特別希望媒體在報道的時候,除了面向一般的報道之外,能夠更加注重點上的典型報道。所以,今天作為引路,特別推出了五位湖北省資教代表的典型,就是有這方面的考慮,希望各個媒體能夠深入挖掘這種點。另外,各個媒體在報道中要突出面向大學生基層就業的典型,特別是在新形勢下,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創業,應該説難度不比過去小,甚至難度比過去還要更難一些,因此在宣傳中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希望通過各種形式向我們反映。

    各個媒體在前期已經做了很充分的報道,比如説教育報報道了陳敬道帶著養父資教等等,中國教育報報道的是非常充分的,我們在此致以謝意。另外,光明日報的報道也很好。另外,中國青年報的報道,“新鮮血液究竟是如何注到黑土地中去的”,特別提到四個方面,一個是政府出面購買階段性服務崗位,一個是好政策評為看不見的手,一個是對資教生絕不能一派了之,一個是資教行動得到各方面的讚譽。我特別希望媒體能夠看看這篇報道,我認為這篇報道相當有深度。

    下面歡迎各位朋友就宣傳月的啟動和大學生支持農村教育的有關工作提出問題。

    1 2 3  
 
 
 相關鏈結
· 教育部介紹北京教育系統開展榮辱觀教育活動情況
· 教育部就推進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等舉行發佈會
· 教育部舉行發佈會介紹近期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
· 教育部將採取多項舉措推進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
· "三支一扶"計劃啟動 5年招募10萬畢業生服務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