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湖北實際
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湖北省省長 羅清泉
湖北省省長 羅清泉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科學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遵循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確定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於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持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湖北位於祖國中部,國土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031萬人,農業人口占52%左右。“十五”期間,在中央一系列惠農政策的支持下,湖北農業在宏觀調控中得到加強,農村在城鄉統籌中得到發展,農民在增收減負中得到實惠,農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發生了十個方面的明顯變化:農民收入較大幅度增長,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糧食生産恢復性發展,綜合生産能力較大提高;農業結構調整邁出較大步伐,優勢産業和産品的覆蓋面明顯擴大;大江大河治理成績顯著,農業發展與防洪抗災的矛盾得到緩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行路難、用電難、飲水難進一步改善;農村社會事業投入逐年增長,農民享有的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較大幅度增加;農村稅費改革深入推進,農民負擔明顯減輕;農村鄉鎮綜合配套改革不斷深化,機構臃腫和職能缺位的狀況正在改變;扶貧開發力度加大,貧困人口進一步減少;農村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取得積極成效。2005年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0%。糧食種植面積392.68萬公頃,比上年增加21.44萬公頃;糧食總産量2177.38萬噸,比上年增産77.26萬噸,增長3.7%;農民人均純收入3099元,增長7.2%。但是,作為中部地區的農業大省,湖北農業“大而不強”、農民“多而不富”的問題還很突出,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尚未完全消除,促進糧食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後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農業農村仍然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也為湖北農業、農村和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提供了重要戰略機遇。我們將按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安排、科學規劃、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紮實推進”的指導原則,從湖北的實際出發,以規劃為龍頭,産業為支撐,投入為保障,改革為動力,農民為主體,正確處理經濟建設和農村其他各項建設、體制機制創新與資金投入、長遠建設和當前工作、農民自力更生與國家政策扶持、試點示範與做好面上工作等方面的關係,全面落實新農村建設的各項任務,使廣大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將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一、科學制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新農村建設既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又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戰略任務。編制一個科學合理、操作性強、能管長遠的規劃,對於有序有效推進新農村建設至關重要。我們將全面貫徹中央提出的“20字”總體要求,抓緊編制好我省的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以規劃為龍頭,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逐步實現“生産全面發展,經濟實力增強;就業渠道拓寬,收入持續增長;公共服務擴大,基礎設施改善;新風正氣樹立,鄉村社會和諧;村務公開透明,民主法制加強”的目標,建設繁榮、富裕、和諧、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二、著力夯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物質基礎。湖北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産基地,既要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作貢獻,又要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促進農民增收。我們將繼續實施優質糧産業工程。今年,省財政籌措5億元資金,改造和續建一批大型泵站、灌區等農業基礎設施;籌集8億元資金,重點支持46個糧食主産縣、市加快高産農田建設,確保“十一五”期間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6000萬畝,年糧食生産460億斤以上。同時,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農村經濟結構和就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引導優勢産業向優勢産區集中,努力培植糧食、棉花、油料、畜禽、水産等八大優勢産業板塊或産業帶,突破性發展農産品加工業,加快培育加工型龍頭企業,大面積實施“陽光”、“雨露”等計劃,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在“十一五”期間,努力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6%,達到4145元左右。
三、突出解決農民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問題。繼續抓好改路、改水、改廁、改廚、改圈、改善垃圾處理,通路、通電、通水、通沼氣、通信息等“六改五通”建設,力爭2010年行政村通瀝青路達到90%左右,建沼氣的農戶達到300萬戶,解決飲水安全和飲水困難人數新增500萬人以上。進一步鞏固和提高農村九年義務教育,認真做好農村血吸蟲病和其它重大疫病的防治工作,建立農村特困群眾社會救助體系,逐步探索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重點開展整村推進、産業化扶貧、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和搬遷扶貧等扶貧開發工作。到“十一五”末基本解決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確保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的生産生活條件得到改善。
四、建立和完善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投入保障機制。進一步調整支出結構,重點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傾斜,向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傾斜,向農業産業化經營和扶貧助困傾斜。2006年省級財政初步安排支農資金101億元,較上年新增21億元。探索建立政府補助、參股經營、以錢養事、以獎代補、財政貼息、擔保融資等機制和方式,擴大支農資金來源。千方百計爭取金融系統的支持,加大信貸投入。通過農業的優勢産業招商、獨特資源招商等多種形式,吸引外來資金投入新農村建設。與此同時,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按照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的原則,組織動員農民群眾自力更生建設家園,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五、統籌推進以鄉鎮綜合配套改革為重點的農村各項改革。統籌抓好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縣鄉財政體制改革,重點探索建立鄉鎮公益服務“以錢養事”的新機制。按照“人員競聘上崗,項目合同管理,目標責任考核”的方向,改革體制,創新機制。由政府承擔的公益性職能,按照“財政出錢,購買服務,合同管理,農民認可,考核兌現”的要求落實。今年,省裏籌措1.8億元資金按每個農業人口5元的標準,對實行“以錢養事”新機制的鄉鎮給予補助;安排1.6億元用於對重點貧困村村級運轉和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補助。同時,配套抓好其它方面的農村改革。
六、不斷加強農村精神文明與民主法制建設。以鄉風文明為目標、以村戶為基礎、以城鎮為龍頭、以城鄉共建為動力、以連片共建為紐帶,認真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廣泛開展“十星級文明戶”、“文明新風戶”等形式多樣的群眾性創建活動,積極倡導鄉村文明新風,大力改善鄉、村文化設施,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同時,廣泛開展普法工作,進一步加強農村的民主法制建設,引導和教育基層幹部依法行政、農民群眾依法辦事。總結推廣武漢市開展村務公開的經驗,促進農民有序參與社會管理,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關係現代化建設全局的偉大實踐,是一項長期而緊迫的任務。我們將進一步深入學習、認真貫徹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的工作要求,適應新形勢,把握機遇,積極進取,深入農村,深入群眾,探索路子,摸索規律,增強工作指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扎紮實實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