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經濟建設>> 區域經濟
 
山東省積極採取多項措施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9日   來源:發展改革委網站

    山東省的區域經濟發展明顯呈現出東、中、西三個地域特徵,發展水平整體上自東向西逐次遞減。山東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就是要實現東、中、西三個地域的協調發展,核心是解決東西部地區發展失衡的問題。東部地區的重點是如何進行優勢再造,西部地區的重點則是如何啟動內部活力和加大扶持力度的問題。為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科學發展觀和“五個統籌”的要求,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方面,山東省確定了“一個龍頭”、“三個突破”、“三個戰略”等區域經濟發展思路。

    一、關於突出發揮青島龍頭帶動作用

    青島是山東經濟實力最強、發展水平最高、發展條件最好的城市,是沿黃地區對外開放、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也是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首位城市和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龍頭城市。青島作為全國重要的港口開放城市,作為山東重要的中心城市,擁有港口、海洋資源、工業、開放基礎和品牌等優勢,地處亞太經濟圈西環帶和環黃海經濟圈的重要部位,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有條件成為半島地區乃至更大範圍的中心城市。為進一步發掘、發揮好青島的優勢和潛力,進而增加全省的綜合競爭力,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了突出發揮青島龍頭帶動作用工作會議,出臺了《關於突出發揮青島龍頭帶動作用的意見》,要求全省上下牢固樹立青島強則半島強、半島強則山東強的觀念,進一步支持和促進青島加快發展。

    目前,青島市積極加快産業集群發展和航運中心建設,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大企業集團、知名品牌不斷增加,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2005年青島市完成地區生産總值2695億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76億元,均居全省各市首位;進出口總值330億美元,佔全省的比重為43%;實現利用直接外商投資36.5億美元,佔全省的40.6%。

    二、關於實施三個突破

    為促進東、中、西三個地域協調發展,按照東、中、西聯動,扶強促弱帶中間的思路,山東省做出了東部突破煙臺、中部突破濟南、西部突破菏澤的戰略部署,旨在推動和形成“東部率先發展、中部加速崛起、西部跨越式趕上”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

    (一)基本發展思路

    1、煙臺市按照“跨越發展,奮力趕超,率先突破”的總體要求,努力實現:速度加快,確保各項主要指標增幅高於全省2-3個百分點;份額加大。進一步提高GDP、財政收入、外資和出口等主要指標佔全省的比重;位次前移,“趕”先進地區,“超” 同水平發展的地區,形成領先發展優勢;層次提高,在發展速度、質量、效益、社會發展等方面全面趕超,形成輻射區域、並對全省有一定帶動作用的區域中心城市。

    2、濟南市充分發揮省城優勢,大力發展省會經濟,重點實施六個突破,實現六個互動:在調整經濟結構上重點突破,實現經濟增長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的良性互動;在解決“三農”問題上重點突破,實現城鄉發展的良性互動;在調整生産力佈局上重點突破,實現區域經濟的良性互動;在加大社會投入上重點突破,實現經濟與社會事業的良性互動;在生態環境建設上重點突破,實現人與自然的良性互動。

    3、菏澤市抓住全省重點扶持的機遇,把外部扶持與啟動內力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實現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

    (二)發展措施

    1、煙臺市確定了“推動一個轉變,改善兩個環境,強化三個動力,實施六個突破”的工作重點和措施:第一,推動一個轉變即提升思想境界,轉變發展思路。強調規劃的引導和約束作用,把研究制定規劃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重要環節,避免盲目無序發展。第二,改善兩個環境。即改善基礎設施硬環境和發展軟環境。第三,強化有效投入、對外開放和深化改革三個動力。第四,實施六個突破。一是在製造業基地建設上突破。二是在農業和農村經濟調整發展上突破。三是在服務業發展上突破。四是在城市建設上突破。五是在縣域經濟發展上突破。六是在社會事業發展上突破。

    2、濟南市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探討省會城市加快發展的路子。一是在工業發展上,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二是在農民增收上,通過採取調整農業結構、加快勞務輸出、落實直補減負政策等措施,確保到2007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5000元。三是在區域發展上,以“提升中心區,做強近郊區,帶動遠郊區”為目標,突出做好制定和完善區域發展規劃、合理規劃生産力佈局、加快交通體系建設。四是在社會事業上,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五是在對外開放上,力爭實現自主發展與對外開放促發展的良性互動。

    3、菏澤市主要加大了省直相關部門及相關地區的幫扶力度。一是發揮省直部門的宏觀指導和綜合協調職能,加強了對菏澤發展思路指導和發展規劃指導,使菏澤的一批重大項目列入國家和省裏的規劃,增強了發展後勁。二是幫助菏澤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三是加大對工業項目的扶持力度。四是注重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加大對菏澤社會事業發展的幫扶。五是廣辟資金渠道,加大對菏澤的投入。六是注重發揮菏澤比較優勢,加大在農業綜合開發及項目建設等方面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扶持力度。

    (三)取得的成效

    1、煙臺市2005年保持了持續較快健康協調發展的好勢頭,主要調控指標明顯好于近些年同期增長,也好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一批優勢企業和産業迅速崛起,經濟增速躍居沿海開放城市前列。2005年國內生産總值2012億元,增長17.6%,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地方財政收入87億元,增長35.9%,高於全省6.4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資19億美元,居全省第二位。

    2、濟南市積極發揮省城優勢、發展省會經濟,全面加強經濟、社會、城市、生態建設,産業結構發生積極變化,城市服務功能明顯提高。2005年完成國內生産總值1873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其中第三産業增加值所佔比重為46.7%,居全省首位;固定資産投資857億元,同比增長31.6%,大項目支撐作用增強;城市建設投入強度持續加大,城市面貌明顯改善;城鄉居民生活繼續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78元,居全省第二位;農民人均純收入4812元,增長14.6%,增幅居全省第三位。

    3、菏澤市經濟發展活力不斷增強,經濟增長呈現明顯加快態勢。2005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51億元,同比增長17.2%,高於全省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工業經濟迅猛發展,第二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8.4%,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0.5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首位;地方財政收入21億元,增長22.8%,成為96年以來增長最快的時期;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了多年未有的高增長,增幅居全省首位,高達16.6%。

    三、關於實施三個戰略

    (一)關於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

    山東半島作為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區位條件、生産要素、資源稟賦、産業體系等基礎條件得天獨厚,聚集了全省主要的優勢資源和先進生産力,區內綜合經濟實力較強,基本具備了加快發展的基礎條件和宏觀環境,大有希望成為全國區域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基於這一認識,山東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的戰略部署,組織編制完成了城市群發展總體規劃和海岸帶、交通、旅遊等專項規劃,提出了以下發展思路,即:按照建立“開放、融合、發達”的特色區域的要求,依託大型港口和陸路交通樞紐,積極打造環黃海經濟圈重要的現代化都市群和面向日韓的國際化製造業基地兩大品牌,努力形成全國開放程度最高、發展活力最強、最具核心競爭能力的經濟增長極之一。

    目前,半島城市群建設已全面啟動,半島8市在重要基礎設施建設、産業發展、人才交流、旅遊開發等方面初步建立合作機制,區域內部深層次合作逐步展開。2005年,半島城市群地區生産總值佔全省的64.1%,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4.8%;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82.9億美元,佔全省的92.5%;半島地區對全省經濟發展的帶動輻射作用不斷加強。

    (二)關於膠東半島製造業基地建設

    膠東半島地區包括青島、煙臺、威海三市,土地總面積3 萬平方公里,總人口 1790萬人。本區經濟區位優越,是全省發展水平最高、産業基礎最好、區域帶動能力最強的龍頭地區,也是有希望形成具有國際性影響力的現代化製造業基地的經濟區域。為加速推動本區現代化製造業基地的形成,進一步增強其對全省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2003年7月,山東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膠東半島製造業基地建設的意見》,專門制定了發展規劃,提出了任務目標是:以形成及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後全國最具實力的現代化製造業基地為目標,以大型港口和陸路交通樞紐為依託,立足於已形成的經濟技術基礎,按照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推進産業技術進步,改革創新管理體制與發展模式,實行引進與自主開發相結合,發展高新技術産業與改造提高傳統産業相結合,集中培育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骨幹企業,發展一批國內外市場佔有率高的特色産業和産品,形成一批全國性的製造中心和産業基地,著力構建起以高新技術産業為主導、以高附加值加工製造業為支撐、具有國內市場控制力和國際市場影響力的現代化産業體系。

    青島、煙臺和威海三市積極採取各種有力措施,共同構建“半島製造”這一平臺,經過2年多的努力,取得了明顯成效。2005年,三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佔全省32.9%,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佔76.2%,吸收日韓投資佔91.3%,進出口總額佔67.7%。通用汽車、大宇造船、LG手機等一批重大項目落戶半島,半島製造業總體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産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三)關於大力發展縣域經濟

    發展縣域經濟在山東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山東省共有91個縣市,縣域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75%以上,國內生産總值佔全省55%以上,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佔全省地方財政收入的35%左右。同時,發展縣域經濟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環節,佔全省總人口近80%的農民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將直接影響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全省現代化進程。正是由於縣域經濟的這種特殊重要的地位,因此,山東省委、省政府專門出臺了《關於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把發展縣域經濟擺到了戰略的地位,強調堅持促強扶弱帶中間,實施“雙30”工程,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突出抓好30個經濟強縣和30個欠發達縣,對經濟強縣下放權限、創造環境,實現率先發展;對欠發達縣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培育自身“造血”能力,促進其跨越式發展。同時強化對口幫扶、落實幫扶政策,不斷增強縣域經濟活力,提升縣域經濟的整體競爭力。

    經過2年多的努力,縣域經濟呈現強者更強、“弱者”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30個欠發達縣進一步激發內部活力,加快追趕速度,各項經濟指標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全省有20個縣(市)進入全國百強縣,總量居全國第二位。14個縣(市、區)地方財政收入過10億元。 

 
 
 相關鏈結
· 山東循環經濟在企業行業和社會三個層次進展明顯
· 1-10月山東經濟運行健康平穩 工業産銷全面增長
· 山東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經濟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 山東省將開展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調研
· 落實科學發展觀:山東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降耗增效
· 落實科學發展觀 自主創新催生山東品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