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劉滿倉:國家對糧食主産區新農村建設要"多添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1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顧立林)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商丘市委書記劉滿倉説,糧食主産區在保持耕地、發展農業和保障糧食安全方面做了重要貢獻,但農業是弱勢産業,糧食主産區新農村建設先天條件不足,國家要在政策和資金等方面適當傾斜,加快改善當地農民生産生活條件,進一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近年來,中央明確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出臺了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有力地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商丘市作為全國重要糧食主産區,每年可向社會提供1 5億公斤的商品糧,2006年糧食總産佔河南省十分之一。永城、夏邑等4縣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

    劉滿倉説,近年來“三農”成效有目共睹,從整體上看,農業和農村發展仍然處於爬坡階段,農業基礎設施比較脆弱,農村建設資金匱乏、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等方面的困難依然比較嚴重。這些問題在糧食主産區表現得尤為突出,國家應對糧食主産區採取傾斜政策,扶持其加快發展。

    一是國家出臺政策,組織工業發達地區與糧食主産區進行結對幫扶。多數糧食主産區由於産業結構單一,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對農業的帶動能力較差,無法完成“工業反哺農業”的歷史使命。而發達地區工業經濟發達,但受條件制約,農業發展空間小、供給能力差。通過結對幫扶,可以進一步提高發達地區的農業供給能力,進一步緩解糧食主産區建設資金不足等問題,實現優勢互補。

    二是設立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儘快化解鄉村債務。目前,鄉村債務已經成為農村一個嚴重的問題,幾乎是鄉鄉有債、村村欠錢。國家應儘快調研出臺相關政策,一方面設立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加大對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逐步改善鄉村交通、衛生、通訊、水利、教育等生産生活條件,從而抑制鄉村負債建設。另一方面建立化解鄉村不良債務的轉移支付制度,逐年安排補助資金,專項用於償還鄉村債務,使鄉村儘快從沉重的債務包袱中解脫出來,輕裝上陣,建設新農村。

    三是減免糧食主産區的項目配套資金。當前我國用於農村建設的大部分資金採取“跟著項目走”的辦法,絕大多數國家投資項目對各級政府配套資金比例有明確要求。糧食主産區多屬欠發達地區,財力有限,不承諾配套資金爭取不到項目,爭取到項目配套資金又很難落實到位,調整資金配套政策勢在必行。國家對項目地方配套不應一刀切,可免除或降低貧困地區基層政府配套資金比例。

 
 
 相關鏈結
· 袁承東:樹立西部大開發法治觀念 制定西部開發法
· 兩會特稿:人大代表熱議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
· 人大代表呼籲出臺措施鼓勵和增強全社會慈善意識
· 孫淑君代表:應提升無障礙設施建設的質量和水平
· 代表:發達地區更應為國家解決"三農"問題作貢獻
· 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