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兩會進行時:兩會"助跑"北京奧運進入籌備"衝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1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吳晶 姜雪麗)中國根據奧運承諾向境外媒體開放後的此次兩會,已將奧運臨近的氣息傳遞給世界。北京作為奧運的舉辦城市成為外媒的關注焦點,“奧運”成了北京團代表們被問到的最多的話題。

    來自北京的全國人大代表羅益鋒説,自從兩會開始,自己已經“無數次”接到記者的採訪請求。“中外記者的很多問題都圍繞奧運。”他説。

    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的北京市官員更是被媒體“圍追堵截”,拋出了一條條奧運新聞:北京市市長王岐山代表説,北京已啟動奧運期間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的風險評估工作;北京市委副書記強衛代表説,約10萬專業的安保人員和逾60萬的安保志願者讓他有信心舉辦一屆“安全的奧運會”;北京奧組委副主席李炳華委員説,中國大陸已有35萬人報名成為志願者……

    “看著北京為迎接奧運建了很多新的比賽場館,這些場館現代感十足,我感到很自豪。”香港特區全國人大代表朱幼麟説。在京的十幾天中,居住在北京各處的數千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均有機會全方位地審視這座奧運城市。

    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説:“對細節的處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北京奧運會能否成功舉辦。”對細節的關注,使北京的出租車和廁所成了代表、委員重點考察的對象。北京在2008年要擁有清澈的藍天,解決交通堵塞。代表委員都抓住機會建言奧運:趙啟正委員建議設立公共關係和危機處理熱線;胡友春代表建議兩會應重視網絡安全建設;姜健代表建議加強奧運場館內空氣質量監督……還有很多建議,未及報道。

    “奧運在我們的議案和建議中只是一小點,但在中國國際化的進程中卻是一大步。”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全國人大代表丁曉蓮説。

    來自中國中部江西省的全國人大代表黃代放認為,奧運是舉國之事,中國的非奧運城市也要設法抓住奧運的契機。他所在的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經過公開競標,承接了奧運工程中的電機施工項目。

    曾擔任申奧形象大使的全國政協委員鄧亞萍説,北京奧運會是中國提升“軟實力”的絕好機會。“軟實力”代表著一個國家在外交、文化、道德標準、哲學思想等方面的綜合影響力,體現在國民的綜合素質和民族的凝聚力中。

    北京是有文化底蘊的城市,但是仍然存在的隨地吐痰、排隊“夾塞兒”、任意吸煙等不文明的現象也令代表、委員們不無憂慮。來自澳門特區的全國政協委員梁華説,人文奧運不僅是中國舉辦奧運會的短期需要,它對於塑造“禮儀之邦”、“和平發展”的中國形象,以及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深遠而重大的意義。

    北京奧運會期間,全球預計將有超過兩萬名註冊持證的記者參加奧運會報道,同時還有更多不註冊的記者參與和報道奧運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懷著強烈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成為奧運的形象大使。”鄧亞萍説。

    今年兩會為記者採訪提供了更便利的條件。而前來採訪兩會的境外記者人數也達到了800多名,比去年有大幅增長。兩會從來都是全世界觀察中國發展的窗口,現在更成為他們預測北京奧運的憑據。“飛速發展的中國辦奧運對世界任何國家都有吸引力。”澳廣衛視的製片人徐婉説。幾天前,在京工作的澳大利亞人戴維·菲爾德從兩會透露的消息中得知,北京奧組委將在3月下旬面向全球招募奧運會志願者。“我還要努力學習漢語,因為他們的要求是‘掌握一定程度中文'。”他説。

 
 
 相關鏈結
· 代表委員暢談北京奧運
· 出席兩會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注天氣關注奧運
· 政協委員:在研究生專業學科目錄中增設"編輯學"
· 代表委員議政錄:引入市場機制 破解環保難題
· 代表委員議政錄:商業賄賂已成許多行業"潛規則"
· 代表委員指出:在開發新型資源的同時減少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