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廣 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23日   來源:南方日報

    四、加快農村改革發展,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推進農村體制改革。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鼓勵家庭經營增加生産要素投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增強農村集體組織經濟實力,建立完善集體組織民主管理、利益分配和對農民的引導服務機制。深化徵地制度改革,加快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健全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完善多元化的徵地補償制度,推動建立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加快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進村鎮銀行和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改革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和城鎮戶口遷移政策,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到城鎮落戶。開展城鄉統籌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促進農民增收。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措施,繼續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完善主要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合理制定我省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健全種糧農民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制度。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引導農民開展生態、休閒、觀光等多種形式的農業經營活動。加大農民就業培訓力度,提高轉移就業和返鄉創業能力。引導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等就業崗位儘量多使用農民工,增加農民務工收入。

    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大力發展園藝産業、冬季農業和南亞熱帶農業等特色農業和效益農業。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鼓勵龍頭企業做強做大。加強農業科技體系建設,強化農業技術推廣公益性服務。加快實施信息興農工程,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産經營信息化。推進農産品精深加工,提升農産品附加值。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強化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産,實施農産品標識管理和可追溯制度。啟動實施禽流感等重大疫病清除計劃。大力發展節約型農業,積極發展會展農業。

    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加強城鄉統籌力度,促進城鄉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就業社保、社會管理一體化,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下轉A03版

    加強農田水利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現代標準農田、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飲水安全、小流域綜合治理、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及節水改造等工程建設。完成農村公路改造任務,實現鎮到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加快完善農村基層文化設施,發展農村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推進欠發達地區農村三級衛生網絡建設。進一步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推動解決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問題,大力發展農村沼氣。加大産業化扶貧、智力扶貧力度,扶持水庫移民安置區、革命老區和邊遠地區建設。

    五、促進外經貿穩定增長,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力保出口增長。著力擴大重點市、重點外貿企業、大宗商品和對重點市場的出口。鼓勵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新技術和機電産品出口,積極引導扶持輕紡、家電等傳統優勢行業培育自主出口品牌,提高品牌帶動出口能力和出口産品附加值。深度開發美歐日等傳統市場,大力拓展東南亞、非洲、南美、中東、俄羅斯等市場。優化出口主體結構,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有相當出口規模的大型民營出口企業。繼續推進“大通關”建設。積極應對國際貿易壁壘和摩擦。

    積極擴大進口。加強服務引導,擴大資源能源、重要原材料、工業品和農産品進口。鼓勵企業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節能環保設備等進口,引進先進適用技術和管理經驗。研究建立我省重要進口物資的戰略儲備,適時擴大戰略儲備規模。

    紮實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向上遊拓展、向下游延伸,帶動産業優化升級。引導加工貿易企業增資擴産、擴大國內採購和深加工結轉業務,建立國內市場營銷網絡和流通體系,創立自主品牌,促進産品內銷。加快推進來料加工企業就地不停産轉型。紮實開展東莞市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與香港合作推進港資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加強聯網監管,引導加工貿易企業逐步向園區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集聚。

    著力提高吸收外資質量和水平。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和投資促進機制,引導外資的産業和區域投向。主動承接國際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産業和現代服務業轉移,積極吸引世界500強及國內大型知名企業到我省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和採購中心。加強重點園區和行業龍頭企業招商,促進東西北地區擴大吸收外資。建立重點企業聯絡跟蹤機制和外商投資重大項目省市協調機制,穩定現有外商投資企業生産並鼓勵其增資擴産。

    加快“走出去”步伐。健全“走出去”服務體系,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擴大對外直接投資和開展跨國經營。鼓勵家電、紡織、輕工、建材等傳統優勢産業企業建立境外生産基地和營銷網絡。推動與東南亞、非洲、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開展能源資源開發合作。有序引導有實力的企業到國外購並經濟實體和戰略資源。辦好中國?越南(深圳—海防)等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積極參與我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提高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水平,帶動我省設備和技術出口。

    六、加大支持引導力度,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壯大

    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財稅支持。落實國家扶持中小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進一步清理和規範涉企收費,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省財政安排22億元資金,支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和創新、擴大出口和設立再擔保機構。通過調整全省各項專項資金的支出結構和扶持方式等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積極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引導開發適合中小企業需求的金融産品,穩妥推進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推進銀企合作,積極向金融機構推介中小企業重點項目。完善中小企業擔保體系,形成覆蓋廣泛的中小企業擔保網絡。支持中小企業通過改制上市、發行債券等進行直接融資。

    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優先支持符合産業、環保政策且有市場、有效益、有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鼓勵中小企業向專、新、特、精方向發展,加大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力度,積極開發新材料、新能源、高新技術産品和自主知識産權産品。鼓勵中小企業與大企業配套發展,圍繞大企業上下游産業鏈提供協作配套,建立穩定的産供銷和技術開發等協作關係。鼓勵服務型中小企業發展現代流通方式,扶持一批帶動力強的服務型中小企業項目,實施現代服務業項目示範工程。

    加強和改善對中小企業的服務。加快制定我省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規劃,重點加強融資擔保、技術創新、檢驗檢測、人才培訓、信息諮詢等服務。加大創業扶持力度,開闢創業綠色通道。支持中小企業通過電子商務拓展市場,提高經營效率。鼓勵引導各類仲介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健全中小企業創業服務平臺。積極實施“強企工程”和“企業家培養工程”。加強中小企業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好第六屆中博會。

    七、實施提升珠三角帶動東西北戰略,促進區域協調與合作發展

    加快珠三角地區新一輪改革發展。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專項規劃和實施細則,落實完善先行先試領域的綜合配套政策。以廣州、深圳為中心,加快自主創新步伐,促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率先構建現代産業體系。推動珠三角各類園區建設上檔次、上水平。以廣州佛山同城化為示範,優化基礎設施網絡,加快推進珠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鼓勵珠三角地區在改革攻堅中先行先試,創新體制機制,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與港澳共同建設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努力把珠三角地區打造成探索科學發展模式試驗區、深化改革先行區、擴大開放的重要國際門戶、世界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輻射帶動環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地區加快發展。

    推動産業和勞動力“雙轉移”。制定實施廣東主體功能區規劃,按照各主體功能區定位,實行分類管理的區域政策。有效運用省財政扶持資金,突出建設好省示範性産業轉移工業園,加快完善各項基礎配套設施,鼓勵珠三角企業加快向東西北地區轉移。加大園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突出主導産業,提升産業發展層次,壯大産業規模。切實做好産業轉移中的環境保護工作。把産業轉移園作為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的重要載體,多渠道多形式促進本省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

    加快東西北地區發展步伐。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創新扶持機制。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支持東西北地區加強基礎設施和産業建設,加快建設一批能源、石化、鋼鐵等重點産業項目和基地。辦好第二屆粵東僑博會。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加快專業鎮發展,培育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的特色産業群。堅持開發與保護並舉,推進山區資源開發利用。加強教育、就業、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逐步縮小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差距。

    深入推進粵港澳臺合作。全面落實CEPA在廣東先行先試的政策措施,聯合港澳承接全球服務業轉移和服務外包業務。推進粵港澳三地金融機構、市場和業務雙向開放以及金融管理合作,推動構建粵港澳金融共同市場。借鑒港澳先進經驗,加快我省營商環境和規則與國際接軌。加快港珠澳大橋、廣深港客運專線、深港東部通道、深港機場軌道聯絡線等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或前期工作。啟動珠海橫琴新區建設,加快推進深港河套等地區開發。加強口岸建設,深化通關模式改革。與港澳共同推進建設大珠三角優質生活圈。務實推進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加快高速公路、鐵路等出省通道建設。以兩岸直接“三通”為契機,深入推進粵臺經貿、旅遊、農業等交流合作,支持粵東北地區參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

    繼續做好對口支援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工作。以規劃建設對口援建項目為抓手,加快交通、農田水利、教育衛生等公共設施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災區民生。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加強與災區經貿、旅遊、勞務合作,積極運用市場手段促進災區經濟社會發展。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