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裝著民生上兩會—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抵京首日見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0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題(記者楊維漢、林艷興、劉元旭)3月2日是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代表抵達北京的第一天。新華社記者在隨部分人大代表團進京的路上以及在代表團的駐地,深感代表們心中分量最重的都是百姓民生。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人大代表對民生的關注讓這個春天格外溫暖。

    小組會上談“三農”

    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江西代表團,一到駐地金臺飯店,就召開了臨時小組會。代表們在會上討論著從基層帶上兩會的民生議題。

    “我來北京前,很多從省外打工回鄉的‘老表’都對我説,今年不再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鄉建設新農村。”全國人大代表、江西寧都縣小布鎮人大主席廖麗萍,帶著江西農民的願望和期盼來到兩會駐地。她説,現在新農村建設要為農民辦實事、辦好事,為村裏通電、修路,都需要大量勞動力,這充分地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

    3月2日6時許,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河南代表團乘坐K180次列車抵達北京西站。 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現在農村要做的事情還很多。”當了多年農村基層幹部的廖麗萍十分感慨,“現在農民盼著穩定農産品價格。農民養個雞,喂個豬不容易,農産品價格波動大了,農民受不了。大家希望國家出臺農産品保護價格和長效補貼機制,這樣農民的心裏就不慌了。”

    廖麗萍説,她到過寧都縣很多邊遠山區進行調研,發現那裏的農民實施新農合,工作人員要逐戶收錢很困難。她這次帶來的議案中就提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設想。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劉積福快人快語,“現在農村的醫療制度要改革,應當加強農村的基礎醫療設施建設,把醫藥費降下來,真正要讓農民看得起病,不能因為小感冒就跑大醫院。”

    農民工就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醫療教育、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建設……會場上,代表們圍繞民生問題思想交流、智慧碰撞。

    群眾就業時刻不忘

    “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新成長勞動力就業、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和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四峰疊加’,給勞動力市場造成極大壓力。”全國人大代表張勇曾任江西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去年12月新任江西撫州市市長。從廳長到市長,張勇對群眾就業這個最大的民生問題時刻不忘。

    3月2日,幾位全國人大代表在“河南農民工風采展”上觀看工藝展品。 當日,由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辦的“河南農民工風采展”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展,來自河南的全國人大代表前來觀看展覽。此次展覽集中展示河南省勞務經濟發展成果、發展概況和主要成就。 新華社記者 朱祥 攝

    他説:“今年就業工作非常艱巨。但是,只要我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努力擴內需、調結構,保證經濟一定的增長速度,我們新增就業還是有很大空間。當前就業的矛盾主要還是結構性的矛盾,就業難和招工難並存。只要加大職業技能的培訓力度,努力改善勞動力的供給結構,就業困難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作為市長,張勇還非常關注就業的體制機制建設。他説,當前國家非常關注農民工、大學生等困難群體的就業工作,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繼續堅持和完善。同時更主要的是要進一步調整宏觀政策,要把控制失業、治理失業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目標,把就業放在經濟發展的優先位置,在失業率走高時,産業政策、貨幣政策都要朝著有利於就業的方向去調整,以保證比較充分的就業。

    越是困難時期越要高度關注困難群體

    困難群體的民生話題格外牽動代表們的心。2日下午,天津團的全國人大代表在赴京出席會議的一路上,都在熱議困難群體的醫療、住房和生活保障問題。

    3月2日,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新疆代表團抵達北京。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水利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曹大正説:“近年來,我國醫保覆蓋率不斷擴大,但保障水平還較低,特別是對於困難群體來説,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更為凸顯,需要引起高度關注和重視,進一步加大醫保對困難群體的覆蓋力度,降低困難群體醫保報銷門檻,同時通過新一輪醫療改革讓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本質,降低藥價,減少過度檢查,使困難群體有病看得上、看得起。”

    曹大正認為,“住有所居”是老百姓的夢想,政府應繼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在加快經濟適用房建設的同時,逐步擴大廉租房在困難群體住房保障中的比例,構築起多層次的困難群體住房保障網。

    全國人大代表、南開大學教授朱天慧説,近年來我國各地困難群體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斷完善,但覆蓋範圍和保障力度有待提高的空間還很大。特別是在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造成一定影響的背景下,急切需要更加重視保障底層百姓的基本生活,擴大低保覆蓋面,提高低保標準。

    很多代表紛紛表示,越是在當前經濟發展出現一定困難的時期,越要高度關注民生問題,特別是困難群體的民生問題。

 
 
 相關鏈結
· 百姓期待09年兩會 民生問題仍是群眾關注的重點
· 出席兩會的港澳代表、委員抵京 最關注金融危機
· 兩會新聞中心首設"網絡訪談室"邀代表與網民交流
· 兩會特稿:關注農民工 何時享受“同城待遇”
· 人民銀行積極做好準備工作迎接“兩會”勝利召開
· 聚焦兩會 關注經濟議題--記者探訪兩會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