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綠色崛起之路 不要曇花一現式的發展
——訪江西省省長吳新雄代表
新華社南昌3月4日電(記者 徐金鵬 劉菁)“江西要變經濟波動期為發展機遇期,走一條生態文明和經濟文明高度融合的科學發展之路、綠色崛起之路,拒絕曇花一現式的發展。”江西省省長吳新雄代表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充滿信心地對記者説。
江西糧食要再增産50億公斤
記者:江西是農業大省,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對農業生産有沒有衝擊?
吳新雄:應該説到目前為止還不明顯,但肯定會有影響,因為經濟是個整體。
江西始終在發展工業化的過程中抓住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努力做到江西的糧食播種面積不減少、糧食總産量不減少、江西糧食對國家的貢獻不減少、通過發展農業為農民增收不減少。
我們正在組織實施商品糧增産百億斤工程,有望幾年後在現有的基礎上糧食再增産50億公斤。去年江西糧食産量是195.5億公斤,連續5年大豐收,今年我們的糧食總産還要再增長2億公斤。
要綠色崛起不要“曇花一現”
記者:沿海一些勞動密集型、資源消耗型産業準備向內地轉移,這些産業轉移到內地可能會增加就業,但是不是也會帶來資源消耗、環境污染的問題?
吳新雄:國家提出中部崛起戰略,怎麼崛起?我們認為江西的崛起定位應該是6句話:經濟實力要強,發展水平要高,生態環境要美,社會要和諧,人民生活水平要好,可持續發展能力要強。
在承接産業轉移中,江西是招商選資,不是簡單承接而是主動對接。不管項目多大、效益多好,如果是生態破壞型的、高能耗高污染高危行業的,我們堅決不要。光靠拼資源、拼環境、拼消耗的發展是曇花一現式的,是不能長久的。江西要按照自己的優勢、自己的條件來走出自己的發展之路來,走一條生態文明和經濟文明高度融合的科學發展之路、綠色崛起之路。
記者:江西在去年全國兩會上提出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目前進展如何?
吳新雄:生態環境是江西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優勢、最大的後勁、最大的潛力。數據顯示,鄱陽湖沒有富營養化,水質很好。
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規劃提出後,我們做了幾件事:一是在所有的縣開工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做到污水處理廠跟管網同步建設、同步投運。二是圍繞森林覆蓋率達到63%這個大目標,實施“一大四小”工程搞好綠化,在村邊、田邊、路邊、房前屋後、高速公路邊、鐵路邊、機場邊上荒山荒坡的地方進行植樹造林。省財政連續三年每年提供3億元購買苗木無償提供給農民搞植樹造林。三是全面啟動鄉鎮以上的垃圾無害化處理。四是在江西境內的五條主要河流源頭、鄱陽湖周邊劃定水源保護區,進行礦山搬遷。
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關注民生
記者:現在經濟發展遇到了困難,政府財政也比較吃緊,這個時候還能再大筆投入民生嗎?
吳新雄:政府的根本目標就是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民生工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關注民生。
江西民生工程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雪中送炭,要幫助最困難的群眾解決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另一個原則就是要讓老百姓直接得到實惠,公共財政要能夠直接落到老百姓身上。再一個就是可持續實施的原則,既不能不作為,也不能脫離自己的條件和能力空許願。
按照這些原則,我們理出了老百姓最需要解決的8個方面問題60項實事,比如就業與創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教育、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住房保障等,我們準備在去年民生工程安排100個億的基礎上,今年再增加60個億。
遵循市場規律,履行政府責任,規範有序健康發展房地産業,這是我們的方針。廉租房解決的是最困難的弱勢群體,經濟適用房是解決普通工薪階層中收入水平低的群眾住房需求。今年我們廉租房要開工建設5.9萬套,實行廉租房貨幣補貼的是12.8萬戶,經濟適用房要開工建設100萬平方米,可以解決1.4萬戶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同時還要改造300萬平方米以上的棚戶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