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代表委員討論文化建設:以"文化熱"抵禦"經濟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3月03日   來源:新華社

以“文化熱”抵禦“經濟冷”
——代表委員談文化建設和文化産業發展

    新華社鄭州3月3日電(記者 單純剛、朱薇、李鵬翔)金融危機發生以來,我國不少地方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創新,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從而推動了文化産業建設的加快發展。

    河南:從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

    河南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文化資源十分豐富。2008年8月下旬,河南省委、省政府適時召開了全省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産業發展會議,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産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全省應對金融危機,加快文化産業發展,積極拉動文化內需。

    2009年9月,河南省投資最多、規模最大、設施水平最高的河南藝術中心投入使用,成功引進北京保利公司運營模式,在大劇院、音樂廳、小劇場、美術館、藝術館舉辦了系列商業演出和公益性藝術普及、展覽活動100多場,推出了低票價和公益場演出,為基層群眾享受高雅藝術創造了良好條件,已迅速成為繁榮全省文化市場、活躍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

    為吸引社會資金進入文化産業領域、放手發展民營文化企業,河南大力扶持特色文化産業,努力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産業新格局,2008年下半年以來,通過放寬文化市場準入、扶持民營文化企業,舉辦2008年秋季全國文物藝術品交流會暨文物復仿製品展示會、全省娛樂市場發展現場會、“2008中國網吧産業高峰論壇”,開展“建設和諧網絡文化中原行”活動、表彰命名20家第三批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和十佳民營文化企業、十佳文化産業鄉鎮、十佳文化産業村等,促進了全省民營文化經濟快速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著名作家二月河表示,作為文化大省,河南還需在文化資源包裝及與包裝相匹配的文化設施建設上下工夫。只有這樣,才能把文化資源優勢轉變為文化産業優勢,實現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

    重慶:勇啃“硬骨頭”

    重慶市2009年召開了以文化建設工作為專題的市委全委會,提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儘管文化産業遭遇到金融危機衝擊,仍逆勢上揚,這得益於轉企改制激發了文化企業“新活力”。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文化局副局長劉明華告訴記者,重慶市被確定為首批文化體制改革綜合性試點地區7年來,通過改革宏觀管理體制和微觀運行機制,創新發展貼近市場和群眾的文化産品,建立起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取得了豐碩成果。重慶文化産業增加值以年均28%以上的速度增長,是同期GDP增速的兩倍以上,絕對值從39.8億元增至146.46億元、增加了268%。

    院團改革是文化體制改革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重慶市迎難而上,將院團改革作為文化體制改革的突破口。重慶歌舞團在2005年整體轉制為重慶廣電集團(總臺)下屬企業,近期還將組建演藝集團公司,全面整合雜技團、曲藝團、越劇團等院團資源。截至目前,這個市已完成轉企改制的經營性文化單位達到60家,剩餘任務也將在年內全部完成。

    根據《中共重慶市委關於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決定》,到2012年,重慶將在西部地區率先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城鎮“15分鐘文化服務圈”和農村“半小時文化服務圈”。

    劉明華説,抓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要在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基礎上,充分滿足城鄉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産品的需求。這不僅是文化體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打造文化民生的需要,更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

    湖北:機遇大於挑戰

    “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文化産業而言,機遇大於挑戰。”全國政協委員、百步亭集團董事長茅永紅告訴記者,百步亭集團文化産業2009年逆市上揚,取得了較快發展,多年來已投資2.2億元,拍攝了220多部(集)電影、電視劇,建設了有關電視頻道,取得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豐收”。

    據茅永紅介紹,百步亭集團與中央電視臺新聞電影製片廠聯合打造的“CCTV老故事”頻道自2006年開播以來,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擁有了一大批忠實觀眾。“CCTV老故事”品牌的文化産品、畫刊、報刊、廣播、網站也將面市。

    百步亭集團與湖北省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打造的《城市電視》2009年實現了入網進戶,大大提高了頻道覆蓋率和影響力。目前,《城市電視》在武漢城市圈已布裝液晶電視屏幕8700個、大屏22個,覆蓋了所有重要的公共場所,肩負起宣傳湖北、助推中部崛起的重任。

 
 
 相關鏈結
· 人大代表:公共文化建設“激活”群眾業餘生活
· 蒲長城:服從依法治國方略 服務大質檢文化建設
· 全國統計系統統計文化建設成果彙報演出在京舉行
· 文化部積極謀劃“十二五”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建設
· 六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意見》
· 文化鑄城魂--文化建設為天津發展注強大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