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搭平臺轉觀念促創業—代表探尋大學生就業新思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3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許祖華、安蓓)2010年,全國有630多萬大學畢業生將面臨就業。雖然受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影響,一些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有所增加,但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如何幫助和促進大學生就業,成為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們關注的熱點。

    搭建就業服務平臺

    “為什麼一些大學生不願到基層就業?既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也存在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因素。”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外國語大學校長戶思社説。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強政策支持和就業指導,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就業。對此,戶思社代表説,目前我國仍然需要大量人才,尤其是西部邊遠地區和基層還需要大量的人才。國家也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去,到一線去,但由於基層的待遇低、條件艱苦,使得一些畢業生不太願意到急需人才的基層去工作。

    “這就需要國家進一步加大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對大學生在西部創業就業的投入,為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創造良好的條件。”戶思社説。

    他認為,政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結構調整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好的契機。大學應看到國家發展的大方向,加大培養力度,培養出適合國家和社會發展的人才。大學生應定位好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根據不同的需求,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

    全國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蔣莊德説,去年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國家給予大學生就業高度的重視。大學生就業關乎千千萬萬大學畢業生和他們的家庭,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政府可以在供需層面發揮更多的作用。比如鼓勵大學生到一線去,鼓勵國家大中型國有骨幹企業增加人才的儲備和吸收,鼓勵大學畢業生進入中小企業,進入基層教師隊伍,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保護扶持大學生創業。此外,國家還可以考慮就業政策向中西部地區、向中小城市傾斜,為大學生流動創造更多的合理性機會。

    轉變觀念天地寬

    一些代表認為,大學生就業難的核心問題在於都想到大城市、東部沿海城市、政府和事業單位就業,目標單位過於集中。解決“就業難”問題,要靠大學生根本上轉變就業觀念。

    全國人大代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郝躍認為,現在一些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時主要想去沿海、事業單位,好的行業,首先選地域、然後選行業、然後選所有制,這麼選下來,能供大學生就業的崗位就不多了。因此成了不是千軍萬馬參加考試,而是千軍萬馬過工作的獨木橋。這樣的工作肯定難找。

    郝躍説,近日公佈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徵求意見稿指出,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要達到40%,這就意味著有近一半的適齡青年可以進入大學學習,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業和畢業不可能完全畫等號,不能説畢業就等於就業,或者説畢業一定能就業。如果能儘早轉變就業觀念,有利於大學生從學習到工作進行更好地思考和規劃。

    他認為轉變就業觀念並不是放低門檻,而是根據國家的需求,首先要服務於國家、服務於社會,最後要對得起自己,這樣的崗位還是很多的。比如説中西部地區,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要看好我們國家高等教育的發展形勢,儘早轉變觀念,才能根本性解決就業問題。

    創業教育需加強

    民辦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也引起了一些民營企業家和民辦高校負責人的關注。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步長制藥集團董事長趙超就促進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提出了相關的建議。他認為,民辦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既有學校的原因,也有學生的原因,同時還有缺乏社會認可,就業渠道窄的原因。

    趙超認為,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自主創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民辦高校可以設置專門的創業指導機構,為有創業想法的學生提供創業教育和創業指導。

    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外事學院院長黃藤説,歐美發達國家非常重視創業教育,已頗具規模。在我國,創業教育剛剛起步。“民辦院校不缺乏創業土壤,和公辦院校相比,民辦學校的學生創業慾望更為強烈,他們從入校起就較少依賴別人,創業者也更多。”

    為了促進學生就業,西安外事學院在對美、英、德、日等國家考察學習的基礎上,去年成立了以培養綜合性創業人才為目標的創業學院。

    “開辦創業學院就是要搭建一個平臺,為渴望創業的青年提供創業知識、創業經驗的培養和積累。”黃藤説。

 
 
 相關鏈結
· 李國英代表:已找到治理黃河泥沙的“靶心”
· 軍隊代表:退役士兵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利國利軍利民
· 代表與網民就加強訴訟監督促進司法公正交流
· 12日15時台灣團會後全體代表接受集體採訪
· 代表委員:"紅段子"引領時代新風 兩會上好評如潮
· 澳門代表委員飲水思源 向貴州旱區捐款4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