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 崔靜、羅沙)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張大寧委員代表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作大會發言強調,社會事業投入,要切實惠及廣大基層群眾。
前不久,媒體報道了雲南省福貢縣拉馬底村鄉村醫生28年溜索橫跨怒江為兩岸村民解除病痛的感人事跡。張大寧委員説,這樣的故事不是個別現象。長期以來,我國社會事業相對滯後於經濟建設,形成了經濟建設與社會事業“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不協調現象,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財政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發展不平衡,提供的服務質量也不高。
張大寧委員就如何把錢花對、把錢花好、把錢花在刀刃上提出4點建議:
一是完善公共財政體制,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把更多的資金投向基本公共服務和公共産品的供給,逐步提高政府對基本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
二是加強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的管理,改變“管錢”、“管項目”的做法,把工作重點放在科學規劃、制定規則、完善政策。
三是改革公共服務和公共産品供給模式,通過政府招標採購、特許經營、合約出租、政府參股等形式,將原來由政府承擔的部分公共服務職能分由市場主體承擔。
四是開放經營性公共服務市場,清除社會資本進入障礙,營造有利於各類投資主體公平、有序競爭的環境。
五是建立政府與社會組織的合作關係,積極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
張大寧委員建議,各級政府把增加投入與改革、創新公共服務體制機制結合起來,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使各項社會事業在“十二五”時期有長足進步,使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