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兩會綜述:新的起點上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1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記者周亮、崔清新、周婷玉)2011年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宣告形成,樹立起我國民主法制建設進程中的又一座豐碑,也標誌著我國全面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豐碩成果振奮人心,宏偉目標催人奮進。兩會召開期間,代表委員表示,站在新的起點上,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全面法制保障和強大制度動力。

    完善法律體系不停步

    230多件法律、690多件行政法規、8600多件地方性法規……這是一個集中體現黨和人民意志、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法律體系。

    “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治進程中的重大歷史成果。”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李飛説。

    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長陳達恒已連任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親身經歷了我國依法治國方略的深入實施,感受了民主政治建設的發展進步。他説:“法律體系形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法制基礎。”

    南京大學校長陳駿代表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讓我們對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充滿信心。”

    成就鼓舞人心,前進永不止步。

    代表委員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不是立法任務的完成,更不是終結。站在立法工作的新起點上,抓緊修改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法律,及時制定對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有重要意義的法律,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沈春耀表示,今後一個時期,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法律的修改完善上來、放到法律配套法規的制定上來,同時還要制定一些新的法律。

    修改教育法、修改預算法、修改民事訴訟法……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代表提出的議案中,有81%涉及到對法律的修改。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鷹代表表示,法律體系的形成只是完成了一個階段性的目標,今後的工作會更艱巨,難度會更大。“對立法機關來説,法律體系的形成只是表明立法工作在新的起點上更加深入,工作要求會越來越高。”

    保證黨的領導不削弱

    我國憲法載明,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以國家根本法這種最高法律形式明確了中國共産黨在國家經濟、政治、社會生活中的領導地位。

    代表委員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探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艱辛努力和偉大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完善和法治國家建設的推進,都離不開黨的領導。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成為基本國策,載入憲法,人民群眾管理國家的政治權利有了法律保障。福建省省長黃小晶代表説:“前進路上需要凝聚而不能耗散。確保黨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領導核心地位,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推進事業發展的根本政治保障。”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與核心。代表委員表示,確保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需要有堅強的政治領導,需要有“領路人”和“主心骨”。

    “我國的政黨制度,中國共産黨是領導核心。作為民盟盟員,我堅決擁護這個制度,不搞多黨輪流執政。我們需要穩定的發展,需要有核心力量來保障百姓安居樂業。”寧夏銀川唐徠中學教師呂新萍代表説。

    黨心連著民心,黨的主張源於人民的意願。代表委員認為,無論是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還是個別立法的建議,黨的主張都凝結著全黨全國人民的集體智慧。

    吉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金鎖代表説:“法律體系的形成,高度體現人民性,開闢了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新紀元。”

    每一部法律的出臺都肩負著反映民意的重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利明代表説:“物權法歷時13年經過8次審議,特別是通過媒體、網絡等形式向全民徵求意見,就充分體現出這一點。”

    堅持社會主義根本制度不動搖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重要的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代表委員指出,要在堅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過程中,用法律體系穩固國家發展的政治方向,在涉及國家根本制度等重大原則問題上不動搖,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本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綜合國力大幅增強,這是全世界公認的事實。”陳達恒代表説,“我們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這條道路無論何時、何種情況都要堅持走下去,而且要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既定方略進一步法制化、制度化,確保國家一直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

    思想指導行為,方略引領作為。代表委員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要遵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一以貫之地堅持、遵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等各項基本制度。

    “新中國成立60多年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能夠最廣泛地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沒有別的什麼主義。”今年60多歲的四川資陽市迎接鎮分水村村支書楊翠芳代表説:“我們老百姓如今過上了這麼幸福的生活,我們國家的發展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應該珍惜,而絕不能動搖我們的指導思想。”

    國體、政體、制度、方略……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會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最終會走向哪。代表委員認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是史無前例的艱巨探索。必須從政治高度認識國家發展的根本方向性問題,始終不渝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陳斯喜説:“我國的法律集中地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國家學説和經濟、法律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比如,在國家權力歸屬上,我們堅持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反對君權神授;在國家政權形式上,我們實行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和運作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而不是‘三權分立’的議會制或總統制;在經濟方面,我們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基本制度,要由這個國家的歷史發展和現實國情決定,由這個國家的人民作出選擇。代表委員指出,必須始終堅持從我國的國情和實際出發,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作為立法基礎,緊緊圍繞經濟建設的中心任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推動科學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的戰略方針,堅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制度最怕‘水土不服’。”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文顯代表説,“一些國家不顧本國國情和發展階段,盲目照抄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最終導致社會動蕩,社會發展嚴重倒退,人民生活深受影響,這種教訓十分深刻。”

    香港鎰源資本有限公司董事長溫嘉旋代表説:“我國現行制度具有合理性、匹配性、優越性,如果不堅持,國家建設就無法順利推進,改革開放成果也將丟失。”

    法律確立規則,法律規範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的科學體系。“從制度上、法律上保障國家始終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有利於構建科學發展、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體制機制,可以為中國前進的巨輪導航添力。”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振鵬代表説。

    貫徹實施法律不打折

    有法可依,是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前提;有法必依,則是依法治國的靈魂。

    安徽省檢察院檢察長崔偉代表直言,儘管“有法可依”邁出了一大步,但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情況依然存在。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許前飛代表指出:“法律制定出來後不是要擺在那兒,不實施就等於不存在。”

    一些代表委員強調,沒有監督,法律難以有效實施。國家權力機關要依法行使監督權,加強和改進監督工作,確保憲法和法律得到正確實施。

    沈春耀代表表示,要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切實保障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許前飛代表指出,各級政府、各個執法部門,首先要建立嚴格依法辦事的理念。整個社會著力於構建一種遵守法律、崇尚法律的氛圍。

    法律的權威源自公正。堅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是維護法律尊嚴的重要手段,是保證法律實施效果的重要環節。

    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曹康泰委員指出,一方面國家行政機關要嚴格按法律權限和程序辦事,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另一方面,國家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敬大力代表表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後,如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健全完善,從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高度推動國家 “法治”建設,仍是一個重大的現實課題。

 
 
 相關鏈結
· 港澳輿論:兩會帶來信心 “十二五”帶來新機遇
· 一個充滿希望的國度——世界透過兩會窗口看中國
· 國家民委慰問全國“兩會”秘書處民族語文翻譯組
· 匯聚起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寫在兩會閉幕之際
· 兩會綜述:順應和滿足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