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一個充滿希望的國度——世界透過兩會窗口看中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15日   來源: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記者 包爾文 趙卓昀 張碧弘)“今年中國兩會既有對國家發展戰略的宏觀展望,更有對微觀民生話題絲絲入扣的針對性探討。”——日本《中文導報》社長兼總編輯楊文凱

    “中國領導層非常有遠見,對治理國家有著長遠規劃,能釋放整個民族富有創造力的潛能,激勵中國人民為國家發展而奮鬥。”——巴基斯坦中國問題專家阿克拉姆·扎基

    在過去的10多天中,中國兩會牽引著世界的目光。

    兩會猶如觀察中國的窗口。透過這個窗口,世界看到了這個東方大國繁榮穩定的現實圖景和充滿希望的美好未來。

    這是一個真心為民的政黨,這是一個治國有方的政府

    ——以人民利益為重

    “要以人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3月5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溫家寶總理以堅定的聲音作出的這一宣示在萬人大禮堂引起熱烈的掌聲,也引起了外國觀察家們的共鳴。

    “中國最低工資最近五年間上漲了約80%,(‘十二五’期間)還將建設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中國政府努力解決民生問題並在政策上作出了反映。”韓國成均館大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李熙玉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

    在短短30多年的時間裏,隨著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特別是兩億多人口擺脫了貧困。巴基斯坦國立現代語言大學中文系老師拉希達對此有深刻體會。

    拉希達上世紀80年代曾在中國留學,近年也多次到中國訪問。她對記者講述了自己的親身感受:當年在北京留學時,覺得自己很有錢,中國同學相對來説比較窮。但現在,留學生就不覺得自己很有錢了。中國的超市裏什麼商品都有,中國人花錢不再像過去那麼拮據了。

    丹麥哥本哈根商務孔子學院院長、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沃爾姆對記者談及他訪問北京、上海等地的觀感時説,他看到了大批正在崛起的“中産階級”,他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意識已經與發達國家接軌了,並且這個階層在數量上不斷增長。

    “這是經濟發展和中國政府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結果。”沃爾姆説。

    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前駐華大使薩基特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黨和政府以人民的感受和需要為優先,著眼于讓民眾從經濟繁榮中受益,這進一步促進了社會的穩定,讓人民齊心協力謀發展,共享經濟開放政策帶來的好處。

    西班牙-中國企業家委員會前主席凡胡爾的話更有概括性:“中國共産黨已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經濟革命的主角,因為從來沒有一個如此龐大的民族、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實現物質生活條件如此根本性的改善。”

    一些外國人士也注意到了中國在改善民生方面面臨的挑戰。

    “通脹是一個風險,但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不僅取決於國內因素,也取決於中國無法掌控的外部因素。其中一些是短期的,如旱災;另一些則是長期的,如近年來實行的擴張性貨幣政策。”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弗裏曼説。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研究主任李成則認為,此次會議將民生問題放在突出位置,提出實現“國富民也富”的目標,但實現這一目標並非易事。

    ——走自己的路

    “從中國國情出發,鄭重表明我們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權鼎立’和兩院制,不搞聯邦制,不搞私有化。”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這樣説。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中國形成了包容性的政體,強調開放性發展,可以有效進行社會經濟建設。

    美國著名學者奈斯比特在《中國大趨勢》一書中剖析:中國發展出一種獨特的縱向民主,這是中國保持穩定的關鍵。

    “事實證明,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和中國的政治制度在中國運轉得很好。”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柏思德對記者作了這樣的總結。

    ——與時俱進地改革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今年兩會審議討論的最熱門話題之一。

    哥本哈根商務孔子學院院長沃爾姆敏銳地觀察到中國近年在這方面取得的成績。

    他説,據許多在珠江三角洲設廠的丹麥企業反映,現在到他們工廠打工的農民工有減少趨勢。同時,還有越來越多的丹麥企業開始到四川等內陸地區設立分公司。

    沃爾姆認為,這一現象意味著中國在推進中西部建設、加快城市化進程、縮小收入差距、調整産業結構等方面的改革開始取得成效。

    “很簡單,只有當原先比較貧困地區的農民開始富裕起來,他們才會越來越少地背井離鄉去打工。”沃爾姆説。

    “中國兩會與中國改革的步伐緊密相連,今年又特別表現為與中國的下一個五年規劃緊密相連。通過一個又一個的五年計劃,中國政府不斷調整自己的腳步,適應形勢的發展。”法國巴黎大學中國問題專家皮卡爾指出。

    韓國“北方圈交流協議會”理事長丁海勳有同樣的觀察:中國政府總能順應時代潮流,聽取民眾呼聲,及時改變政策和方向,向民眾傳遞希望與信心。

    ——構建社會公平正義

    “‘十二五’時期要按照黨的十七大確定的方向,進一步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扭轉城鄉、區域、行業和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擴大趨勢。”這是中國政府的鄭重承諾。

    對此,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經濟和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在社會公平問題方面,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城市和農村、沿海和內陸地區居民收入不平衡,以及人口老齡化加快。

    《歐洲時報》近日在一篇題為“收入分配改革 中國政府動真格”的文章中説,今年的兩會明確提出,要規範國企和國有金融企業高層工資,下令政府機構出國(境)經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等支出“零增長”,並考慮到最迫切的問題——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還照顧到最核心的問題——培育穩固的“中産階級”。

    “今年兩會的亮點是幸福感。”韓國“北方圈交流協議會”理事長丁海勳説,“經濟增長要讓大多數人分享成果,社會有公平正義……總之,社會有和諧,生活有安定,前景有希望,心中有信仰,感覺就幸福。”

    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包瑞嘉認為,縮小貧富差距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中國政府正為之付出努力。

    法國巴黎大學中國問題專家皮卡爾表示,相信中國政府通過對政策的調整,將構建起更為公正公平的社會,也將由此向世界提供一個和諧、平和的社會典範。

    ——堅決反腐倡廉

    “兩會”報告顯示,去年中國依法嚴懲貪污、賄賂、瀆職犯罪,審結此類案件27751件,判處罪犯28652人,同比分別上升7.10%和9.25%。同時,中國檢察機關查辦貪官廳局級188人、省部級6人。

    “中國在打擊腐敗方面很早就制定並實施了一套嚴厲的制度,並且查處了一些高級官員,不讓腐敗危害國家經濟的發展,中國治理腐敗的經驗值得學習。”阿盟前駐華大使薩基特對新華社記者説。

    他正在蒐集研究中國治理腐敗的最新舉措,因此特別關注人大會議上透露出來的信息。

    “中國共産黨能夠與時俱進,審時度勢,在自我修正和完善中不斷提高黨員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共産黨的執政能力,領導中國向前發展。”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柏思德這樣評價中國共産黨的自身建設能力。

    這是一個滿懷信心的民族,這是一個珍惜穩定的社會

    ——充滿生機活力

    “即便是呼和浩特、東營這樣的中小城市,也噴薄著一種能量,那裏的人們期望著趕上甚至超過發達城市。這種能量,在我看來,是當代中國的最大財富,它涌動在中國的都市、縣城和村莊,涌動在每一個人身上,無論老少。”3月5日,在人民大會堂旁聽政府工作報告前,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馬蘇德·汗這樣告訴記者。

    對此,英國駐華大使吳思田有同感。他説:“到中國一年多了,我常問自己什麼讓我最震撼?我發現,在我認識的中國學生和企業家身上,有一種巨大的活力和一切皆有可能的信念,這令人久久難忘。”

    哥本哈根商務孔子學院院長沃爾姆則以中國高科技企業華為公司為例,説明中國企業人士身上的活力。他説,無論是在國內市場的佔領上,還是在國外市場的開拓方面,華為從最初的勢單力薄,到如今成長為令人矚目的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大型跨國企業,這都離不開創新精神。

    “憑藉著這股突破性創新精神,華為等中國的領先企業在海外市場包括北歐市場的開拓上都在節節突破,高歌猛進,不斷發展壯大之中,” 沃爾姆説。

    ——為身為中國人而自豪

    “只要祖國想著我們,我們就一定能回去。作為一名中國人,我非常有安全感。我對身為中國人感到自豪!”日本Searchina新聞網援引一名在利比亞受傷的中國工人的話説。

    在兩會召開之際,3月5日晚11時15分,隨著上海航空公司FM608航班緩緩在上海虹橋機場著陸,中國在利比亞人員撤離行動在經歷了高度緊張的九天八夜後圓滿結束。至此,35860名中國公民安全回到祖國的懷抱。

    新加坡《聯合早報》認為,看到成千上萬別國受困者的悲慘境遇,中國獲救民眾和網民對政府的感謝和誇讚自然是發自心底。

    意大利歷史哲學家、烏爾比諾大學教授洛蘇爾多從一個學者的角度講述了他最近一次訪華期間對中國民眾的觀察與思考。

    “清晨的天安門熙熙攘攘。很多遊客都在驕傲地等待觀看升國旗儀式。這並不是大國沙文主義:中國人非常樂意邀請外國人一起拍照,就好像在邀請全世界共同慶祝飽受帝國主義蹂躪的古老文明的回歸。”洛蘇爾多在一篇文章中寫道。

    “生産力的巨大發展不但將億萬人民從貧窮困苦中解救出來,還使中國人獲得了個人和民族尊嚴,使他們的眼界擴大到全世界。”洛蘇爾多説。

    ——穩定是共同意志

    穩定,是中國發展的基礎,在中國是人心所向。

    巴基斯坦媒體人士齊尚·尼亞茲在與一些中國年輕人接觸後得出一個結論:中國穩定的原因在於政府和民眾有共同的願景,“整個國家意志很統一,那就是發展經濟,提高生活水平”。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國際公司網站3月5日在一篇報道中説:“所有中國人腦海中都存在一個永恒的問題,那就是如何最好地避免出現混亂。”

    美國亞洲協會中美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奧維爾·謝爾認為,絕大部分中國人感覺本國情況不錯。雖然也有一些令人不滿的地方,但這不會危及中國大局的穩定。

    西班牙-中國企業家委員會前主席凡胡爾也持同樣看法。

    “如果你同中國新興的企業家和專業人士交談後就會發現,他們普遍對政治體制和中國共産黨的地位持支持態度。最重要的是,這些專業人士和企業家認為,中國共産黨是穩定的最大保障。中國面臨諸多壓力和衝突,如果沒有強大的共産黨政府,不穩定和混亂的風險將大大增加。”他最近在西班牙皇家埃爾卡諾研究所網站發表的文章中這樣説。

    這是一個帶來機遇的國度,這是一個富於啟示的奇跡

    ——“機遇”的代名詞

    張昱是一名馬來西亞青年,在上海留學快4年了。他非常喜歡多姿多彩、活力四射的上海。由於對今年夏天畢業後能否找到工作心中沒底,他本已做好回國的準備。不過,他抱著“試一把”的心理,投出多封求職信。令他驚喜的是,由於他有學習國際商務專業的背景,一家傢具公司看中了他,使他如願以償留在上海。

    張昱説,馬來西亞許多小康之家的華人父母覺得中國經濟持續騰飛,應該讓孩子趕上這班車。

    對許許多多像張昱這樣的外國人來説,中國是“機遇”的代名詞。

    希臘企業家基莫納斯·杜庫蒙吉澤斯也是一個希望抓住“中國機遇”的典型例子。

    他是一個分子遺傳學博士,在瑞士、法國和德國留學並工作長達15年。去年他回到希臘,準備建一個網站向外國旅遊者尤其是中國遊客推廣希臘旅遊景點。

    杜庫蒙吉澤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北京所作出的任何決定都會對希臘和歐洲産生影響。他希望通過關注中國,借助中國因素,在希臘開創事業。“毫無疑問,現在做生意不能不考慮中國因素,中國就是未來。”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説,未來幾年,中國遊客和消費者的影響力將非常巨大,人民幣將與英鎊、歐元和美元一樣,成為英國商店常用的貨幣。

    韓國“北方圈交流協議會”理事長丁海勳説,中國現在更注重擴大國內消費,中國消費市場將會快速增長,也將更加開放,這對世界是福音。

    他認為,中國龐大的消費群體是一個巨大的蛋糕,世界每個國家都會爭相參與分享這份大餐,這也會使周邊國家更加依賴中國消費,中國的影響力將會與日俱增,世界對中國的影響也會大大增強。

    ——“絕無僅有”的案例

    “中國經濟發展經驗‘是一堂生動的教學課’,值得學習研究。儘管仍存在貧富差距加大、環境污染等問題,但中國的發展經驗毫無疑問是成功的。”巴勒斯坦前經濟部長巴西姆·扈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他動情地説,中國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跡,“在如此短的時期內從一個經濟剛起步的國家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在世界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不久前,多哥人民聯盟官員莫多維·帕戈努在江西省吉安縣的一個村子裏詳細考察了當地的扶貧項目。他説:“扶貧項目實施以來,這個村子發生了驚人的變化,這一切像奇跡。”他表示,中國的扶貧工作非常值得借鑒。

    與帕戈努一起參加考察的喀麥隆人民聯盟外事書記佛基説,這是他第三次來中國,以前他只知道中國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經濟充滿活力,沒想到中國的農村地區也變化這麼大。

    ——發展的動力

    “中國好樣的!”開羅南部一家花店的老闆娜伊瑪得知記者來自中國,立即豎起大拇指,對中國所提供的巨大商機讚不絕口。

    娜伊瑪説,中國商品在埃及非常受歡迎。前些時,她的花店曾關閉了一段。重新開門後,店裏新增了一些從中國進口的毛絨玩具以吸引顧客。這些物美價廉的中國産品使她對自己未來的生意充滿信心。娜伊瑪説,她計劃去中國一趟,購買一些稀有的鮮花品種。

    美國紐約國際集團總裁本傑明·衛表示,作為華爾街投行,他們對中國的發展抱有信心。“儘管我們對中國經濟中的一些問題也存在疑慮,但我認為中國政府有著世界一流的宏觀調控能力和經濟政策執行力,近期中國控制通脹的一些政策就十分果斷和正確。”

    中國-烏克蘭國際貿易法律合作協會顧問科舍沃伊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而世界沒有中國將不會感到穩定,也無法對未來充滿信心。中國對推動全球經濟走出金融危機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是亞洲經濟的龍頭,中國的飛速發展帶動了整個亞洲的發展。

    英國《每日電訊報》不久前發表的一篇文章説,自中國經濟奇跡開始以來,中國領導人一直熟練地處理著讓任何其他國家都頭痛的一系列難題:如何解決上世紀90年代大批國企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如何修補破碎的銀行業;如何渡過這次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並繁榮昌盛下去。“戰勝了這些困難,誰還能懷疑中國的決心呢?”

    ······

    春回大地,神州處處孕育著蓬勃的生機。在兩會圓滿結束之際,世界眼中的中國,正以穩健、堅定的步伐邁向光明的未來。(採訪記者:吳谷豐、陳序、楊敬忠、田寶劍、姬新龍、李來房、彭夢瑤、杜靜、尚軍、劉凱;報道員:王泉)

 
 
 相關鏈結
· 國際輿論:中國強勁發展將為世界經濟注入新活力
· 中國兩會引廣泛關注 全球專家評議中國經濟熱點
· 外媒、專家和政界人士關注中國兩會和民生問題
· 打開了解中國之門——中國兩會被全世界所關注
· 海外媒體關注中國兩會房價物價教育改革等議題
· 外國記者眼中中國兩會:重視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