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 伍曉陽)“新醫改實施3年,初步達到了保基本、強基層的目標。但作為醫改的重點和難點,公立醫院改革進展不大。”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總裁王明輝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建議,加快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破除以藥養醫,釋放醫改動力。
王明輝認為,新醫改實施3年來,體現了醫改的公平性,實現了醫保低水平廣覆蓋,健全了基層醫療機構,建立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初步達到了保基本、強基層的目標。但是,作為醫改重點和難點的公立醫院改革,很多深層次的體制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改革的步伐進展比較緩慢。
王明輝説,前三年醫改重在“改藥”而非“改醫”,在降低藥品價格上下功夫,先後降價的藥品達30多個批次,很多藥品已經沒有降價的空間。比如一支80萬單位的青黴素,瓶子的成本要8分錢,瓶塞的成本要7分錢,包裝的成本還要幾分錢,而藥品採購的中標價就兩角多錢,這還有多少空間可以降?
“醫改盯著藥品降價有沒有必要?能不能真正解決看病難、看病貴?藥品價格降下去以後質量能不能保障?”王明輝提出,新醫改實施到現在,取得了很多效果,也産生了一些新的問題,這些問題要在接下來的改革中解決。
王明輝建議,國家財政加大對醫改的投入力度。“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的教育支出明確了佔GDP比重4%的目標,對醫改能不能有這樣的制度安排?安排多少比例比較合適?這樣的制度和比例需要在頂層設計上考慮。”
他接著説:“當然,財政資源始終是有限的,醫改如果僅僅依靠政府投入,不在體制上進行突破,效果能否達到預期目標就很難説。現在,民間資本進入的很少,保險資金進入的極少,光在體制內改革很難有大的突破。”
“公立醫院改革是衡量醫改成功與否的關鍵。今天,對公立醫院改革決心最大的是誰?”王明輝提出一個問題,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有21個部門成員,如何協調這些部門的力量?公立醫院改革的決心誰來下?動力在哪?
“實行管辦分離和醫藥分家,是公立醫院改革的方向。怎麼簡政?怎麼放權?怎麼分離?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監督和制約機制。”王明輝説,“方向既然已經明確,關鍵是要下決心,有決心就會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