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于6月16日至21日赴英國舉行中英總理年度會晤,並對英國、希臘進行正式訪問。此訪是中國總理3年來首次訪問英國和希臘,也是新一屆中國政府領導人首次訪問兩國。訪英期間李克強總理會見了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同卡梅倫首相舉行兩國總理年度會晤,並會見其他英國領導人。訪希期間,李克強總理同薩馬拉斯總理、帕普利亞斯總統和米瑪拉基斯議長分別舉行會談會見,進一步鞏固中希傳統友誼。六天的歐洲之行,展示了中國政府新一屆領導人怎樣的風采?總理出訪究竟帶來哪些嶄新成果?主持人郎永淳與專家學者一一點評。 [主持人]霍院長您從經貿的角度怎麼樣看待這次的訪問?它在質和量上有沒有得到升級呢? [霍建國]從經貿的角度講,這兩個國家都有一些簽約,應該説經貿目前看中國和英國和希臘經貿角度的合作已經遠遠超過了原有的貿易和投資,已經變成了一個多元、全方位的合作模式,像和英國的合作不僅僅是促進雙邊貿易、投資,同時它可能未來互相參與一些建設,甚至在超前的一些領域能源、節能,甚至像城市文化建設、教育等還會留下一些發展合作的空間。這應該説是目前整個經貿作用不斷擴大影響的趨勢。過去就是理清雙邊貿易的障礙,擴大雙邊貿易。經常首先提未來幾年把雙邊貿易擴大到多少,當然這次中英也提了一個發展目標,但是現在投資也上來了。特別是中英未來的合作潛力,就是説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強調雙方加強高鐵合作、加強核電的合作,它是通過雙方溝通強調雙方的優勢,因為目前在高鐵和核電上中國是有優勢的,是製造業大國但不是所有製造業都強,但在這幾個領域我們的技術和整個水平是比較突出的。英國又是缺少這些基礎設施更新的,在未來的發展當中又需要中國的一些資金的投入和介入。所以我覺得它把這種深化的合作完全建立在新的理念上,就是這種彼此優勢互補就是一種互利,而且擴大合作的基礎都是在尋找各自的優勢,再進行合資、共建才會産生比較好的效果。 所以像在希臘比港的合作項目,雖然是在希臘危機最困難的時候我們出手,當時也是承包經營,簽了合同出資買斷了二號和三號碼頭,它還有一些長遠的發展規劃。但是一方面看我們的碼頭建設是我們中國的強項,我們的港灣公司建碼頭是強項,所以很快就把它改造升級,功能就可以擴大。另一方面地中海的這個碼頭確實是一個直通歐洲的最便捷的碼頭。我們説是南歐,其實我看它輻射面整個東歐、中歐甚至西歐都是可以達到的。 現在歐洲的問題我覺得它是基礎設施還比較弱,當年非常火爆的歐美的基礎設施在50年代走的是最豪華、最超前的,但是事隔五六十年之後,你像英國的火車倫敦到曼徹斯特200英里,360公里,得開三四個小時,很緩慢,一小時不過80公里,可以想象,如果用高鐵最多一個小時,那就大大縮短了他們之間的距離。像如果將來歐洲的交通運輸線能夠繼續被進行改造,那這種海鐵聯運就會非常便捷。所以我覺得這些東西都是把我們各自的優勢全部攤開來,大家尋找它的合作點,所以我覺得將來包括英國基礎設施,甚至整個歐洲大陸基礎設施,包括碼頭、橋梁、鐵路、公路,那都是中國的強項,中國肯定是以優質、低成本來完成這些東西。當然,它的建設過程需要有一個融資的過程,肯定不是中國出錢,你得有資金投入,那資金投入可以多方面的,可以是銀行的混合貸款,也可以是政府出一部分,甚至中國也可以前期投入一部分,因為它的回報要有一個過程。但是不管怎麼説,雙方對於這些各自優勢的認識,通過溝通、通過分析,我覺得現在是處於一個高度的共識階段,甚至英國人也完全贊同這個時候應該加強和中國的合作。 當然總理也是很明確地提出來,希望他們在考慮項目時還是要選擇中國企業,當然我們也不是説政府就袒護中國企業,政府主要是提供一些信息以及各方面的支持。而且這次給我一個比較突出的感覺就是可能過去有時我們還出訪,大型的經貿代表團更多的是側重於簽約,買一些進口的貨物,買飛機、高端技術,而這次重點恐怕在合作上會推進得比較大,而且這種合作涉及到我們一些長遠的發展利益,實際上等於也是為中國企業的發展開拓了一個新的空間,通過共識和互利開拓新的發展空間。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