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于6月16日至21日赴英國舉行中英總理年度會晤,並對英國、希臘進行正式訪問。此訪是中國總理3年來首次訪問英國和希臘,也是新一屆中國政府領導人首次訪問兩國。訪英期間李克強總理會見了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同卡梅倫首相舉行兩國總理年度會晤,並會見其他英國領導人。訪希期間,李克強總理同薩馬拉斯總理、帕普利亞斯總統和米瑪拉基斯議長分別舉行會談會見,進一步鞏固中希傳統友誼。六天的歐洲之行,展示了中國政府新一屆領導人怎樣的風采?總理出訪究竟帶來哪些嶄新成果?主持人郎永淳與專家學者一一點評。 [杜起文]希臘人確實是有著特殊的海洋情結,古希臘文明的誕生就是希臘利用它地處地中海地區,靠近兩河流域,靠近北非的尼羅河流域,通過航運貿易一方面給自己帶來了很多的財富,另一方面把各方面的文化因素都吸收進來,通過加工改造最後形成希臘的文化。海洋對希臘來説是太重要了,希臘國旗的顏色是藍白相間藍就是藍天,就是大海,碧藍色的大海。蘇格拉底有一句話希臘人津津樂道,蘇格拉底説地中海就像一個池塘,希臘人像一群爬在池塘旁邊的青蛙,在希臘大陸和各個島嶼之間跳來跳去,實現了希臘的發展和希臘文明的昌盛。但是在過去的幾年來,由於希臘出現了嚴重的債務危機,也由於它確實在基礎設施方面欠賬比較多,比雷埃夫斯海洋衰落了。對於希臘人來説這就等於他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傳家法寶快丟了,但是由於中遠的接手,2009年在短短幾年裏面比雷埃夫斯海洋集裝箱吞吐量增長了三四倍,比雷埃夫斯海洋成為整個地中海地區集裝箱吞吐量最大的海港。 [主持人]所以希臘總理和副總理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表態,一個説我們中國和希臘是可以直視眼睛的好朋友,希臘副總理也説希臘把自己看作是中國在歐盟內的大使。我不知道王教授有何評價? [霍建國]我補充一點,比港的振興或者發展的作用,他可能和世界經濟格局變化也有關係。以前我們做貿易的歐洲港基本上都是利物浦、安德維普、鹿特丹等,像利物浦現在量已經沒了,別的都不行了,但是經濟總量在往亞太這邊轉,所以現在地中海、南歐的位置在上升。我們提的“一路一帶”,無論從陸地向西走到希臘,或者是從海上走到比港,這都是非常好的發展的競爭點。 [主持人]王教授有什麼樣的評論? [王義桅]我們剛才已經談到了很多,就是中國怎麼給世界提供了希望、機遇,我們講中國夢也是世界夢,是共通的。我補充一點就是中英和中希關係某種程度上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中歐關係角度的理解,可能更具有全球意義。舉個例子來講,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是希臘,剛才我們談到了很多,但是從文明的源頭上看起來已經有很多東方的元素,兩河文明的不予,歐羅巴本來就是掠奪過去的,早期都是萬神廟,後來坦丁堡時期搞了異神論産生了普世的概念,後來到了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以後又把自己説成是代表普世價值的,人權、自由、平等、博愛等等,這裡面就很有意思了,如果中西方要實現大和解,從文明的源頭來看從希臘看起,從萬神廟中國古代向來是儒道孔三家,我覺得從文化源頭來看中歐戰略必須從文明的源頭找到基礎,基礎就是世界本來就是多種多樣的,作為中西方主要文明的發祥地中希應該攜起手來讓世界變得更加和諧。那麼英國實際上起源不是他,但是他是歐洲文明、西方文明的集大成者,剛才我已經講了統治了世界這麼大的地方,今天的美國鬥南一望其向背,英國不僅是人類工業文明的發祥地,也是政治文明的發祥地,是議會之母,李克強總理也參觀了中國的議會,剛才講了憲政普世價值是從英國普及到世界的。 所以現在的問題是中西方之間意識形態的互信,英國在這方面是有借鑒意義的,英國在大國裏對中國是最友好的,英國具有戰略眼光,畢竟是帝國可以用歷史觀看中國。希臘人民對中國的友好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對文明的相互欣賞和借鑒的,他知道中國發展在人類文明歷史上的意義。這兩個國家的選擇是中國和西方關係從人文和政治互信乃至對建設更加美好文明世界的理念的闡述。意義已經超過了中歐關係。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