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16時30分,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第一時間赴災區指揮抗震救災。目前,災區情況如何?為什麼這次6.5級地震造成的人員和財産損失如此沉重?地震是否與當地複雜的地質情況有關?我國目前地震預警技術如何?預警的科學性有多大?請關注地震專家問您深度解析!2014年8月6日14時,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主任潘懷文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對地震相關問題進行解答,並與網友在線交流。 [網友]當年的唐山是不設防的城市,是因為經濟原因還是意識問題? [潘懷文]兩方面的原因都有。既有經濟落後的原因,我們蓋不起很結實房子。另外就是我們當時還很少有抗震的基本概念。大家開始真正比較多的關注地震是起自於1966年的河北邢臺地震。這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次發生在人口稠密地區的嚴重破壞性地震。從這之後,周恩來總理調集各路人馬比較集中的投入到地震災害的研究和應對之中。在這之前還沒有大規模的人力投入,這和我們的綜合國力、經濟水平、科技水平以及認識都是有關係的。在這之後才逐步較系統地開展地震監測、預報、預防等工作。當年的唐山,大量房屋都沒有進行抗震的設計,很多就是一個個的石板、磚、預製板搭建起來的,這是唐山造成如此人員傷亡的重要原因。在經歷一次次地震災害後,我們才逐步對建築的抗震問題有所認識。 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了慘重的人員傷亡,但是我們看當時的災區現場,即便是在北川這樣最嚴重的地方,也還能看到有些房屋雖然也毀壞了,再不能用了,但至少還是站立著的。在當時的北川一部分建築是做了抗震設防的,雖然設防的標準可能只有7(VII)度,當地的實際烈度已經到了11(XI)度,這樣極端條件下,雖然房屋確實損毀了,但是沒有完全垮塌,這就意味著人員有可能存活下來。客觀地看,汶川地震比唐山地震震級還要高、破壞範圍還要大、影響距離還要遠,救災難度也十分巨大,在此情況下,人員傷亡相比1976年的唐山要少了許多。顯示出經歷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的整體抵禦地震災害的能力有了提高。當然我們還欠缺很多,還有很多欠帳,教訓也十分沉重,我們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未來的地震風險還在隨時考驗著我們,但是我們也應該有信心,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應該可以大大減輕地震災害的損失,特別是對於人員的傷害。在汶川地震之後,各級政府緊急採取了對於大中小學校舍安全普查,進行抗震加固等等,這都是比較顯著的提高抵抗地震災害能力的關鍵措施。我們工作的基本宗旨就是最大限度的減輕地震災害的損失,這個過程是需要長期的,但是我相信隨著我們的努力,面對未來的地震風險,遭受的損失特別是人員傷亡會逐步減小。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