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保障有力的海運船隊和良好的港口集疏運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15 09:54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加快推進海運強國建設。這是我國第一次國家層面發佈海運發展戰略。《意見》的出臺對提振信心,凝聚合力,深化海運企業的改革,促進企業轉型升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指導作用。《意見》提出的我國海運業的目標是什麼?安排了那些重點任務和保障手段?如何確保各項要求落到實處?9月15日10時,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王明志作客中國政府網,與網友在線交流,回答網友關心的問題。

[主持人]請介紹促進海運業發展的戰略意義?

[王明志]大家知道“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這是2000多年前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關於海權論的著名表述。幾百年來,大國崛起之路,基本上都是走的海運強國之路,英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美國在世界政治、軍事、經濟上的優勢實質上都是以海權為基礎的。和平時期,借助海運發展經濟,是各國融入經濟全球化大潮謀取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方式與重要手段。

英美德法等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海運業的發展,有的把海運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産業,有些把民用商船隊作為第二海軍力量,給予大量特殊優惠政策扶持其發展。

我國海運業也具有悠久輝煌的歷史,600多年前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比歐洲大航海時代早半個世紀,成為當時世界上航海力量最強的國家。由於後來閉關鎖國忽視海運發展,漸漸淡出了世界海運舞臺,導致清末遭受了世界列強的蹂躪、侵略與控制。

新中國成立時,我國海運船隊幾乎破壞殆盡。後來,我們在戰爭的廢墟上逐步恢復,到1961年正式建立了我國中國遠洋運輸公司,有了自己的國際船隊。

從深圳炸山填海建設港口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之後,我國對外貿易運輸需求快速增長,海運船隊和樞紐港口加快建設。現在已經具有了良好基礎,從世界第四的船舶數量和世界第一的港口貨物吞吐量等指標來看,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海運大國。建設一支保障有力的海運船隊和良好的港口集疏運體系,對於加快我國實現現代化,實現“十八大”確定的建設小康社會和經濟翻番的重大目標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責任編輯: 胡國香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