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來,國務院已經先後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項行政審批等事項。一系列簡政放權的舉措持續發力,大大激發了市場活力。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取消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審批,放寬賽事轉播權限制,最大限度為企業“鬆綁”。這是國務院不斷簡政放權的一個縮影。在民政領域簡政放權工作進行的如何?繼7月31日取消社會團體會費標準備案後是否有新的動作?民政部簡政放權對社會組織和社會團體將産生什麼樣的積極影響?2014年9月24日10時,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作客中國政府網,與網友在線交流,並回答網友關心的問題。 [網友 不二家]顧部長,我是想成為一名假肢和矯形器製作師,我想了解下今後“假肢和矯形器(輔助器具)製作師執業資格註冊”的行政審批制度會怎樣改革? [顧朝曦]假肢和矯形器(輔助器具)製作師類似于醫師,從事的是直接關係人身健康、生命安全的特定活動。對假肢和矯形器(輔助器具)製作師實行執業準入,符合行政許可設立要求,也是國際慣例。根據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精神和有關要求,民政部與中編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多次研究,本著審慎、積極的態度,決定在有關部門同意將強制性的行政許可轉變為非強制性的職業水平評價基礎上,取消該行政許可事項。如果實施該項改革,民政部會將相關職能轉移給行業組織,即中國康復輔助器具協會承擔。屆時,假肢和矯形器(輔助器具)製作師執業不再實施強制性註冊,可以自願“領證”,中國康復器具協會實施登記註冊服務。民政部門作為主管部門,會採取合理措施,鼓勵和引導假肢和矯形器(輔助器具)製作師參加註冊,做好對該項工作和行業協會的監督和指導工作,同時加強對假肢和矯形器(輔助器具)裝配服務的質量監控,確保殘疾人合法權益。 另一方面,如果經研究,確實需要保留假肢和矯形器(輔助器具)製作師執業資格註冊的行政許可事項,民政部也將根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精神,進一步簡化程序、便利服務,完善相關政策措施。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