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強:在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要堅持家庭經營方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16 11:05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應意大利共和國總理倫齊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當地時間14日開始對意大利進行正式訪問。訪問期間,李克強會見意大利總統納波利塔諾,同倫齊總理舉行會談,兩國總理還共同會見中意企業界人士,出席中意創新周大會等活動。應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格拉齊亞諾邀請,李克強在羅馬訪問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併發表演講。李克強首次訪問意大利,收穫了哪些于兩國互惠互利的新成果?對推動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展具有什麼意義?怎麼理解李克強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演講?請聽專家為您深度解析!

    [主持人]總理在演講當中還講述了自己年輕時的經歷,包括對饑餓的感受,他特別提出依託家庭經營推動農業現代化這樣一個理念,這樣一個理念對中國農業大國的發展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和意義?

    [程國強]今年世界糧食年的主題是“家庭農業,供養世界,關愛地球”。實際上家庭經營是一個普世模式,就是不管是發達的美國、歐洲還是其他地區的國家農業,還是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基本上都是採取家庭經營的方式。我們對全球的農業發展的經驗研究注意到,家庭農業不僅僅適用手工勞動這種傳統農業,同時也適用現代農業。現在農業進入所謂的高成本階段,比較利益越來越低。那有人就質疑,這樣一個規模比較小的家庭農業能不能完成農業現代化的重任?總理在演講中把這作為我們的一個重要實踐,同時也作為一個經驗來跟全世界分享。我們研究表明,這種小規模的農戶家庭經營並不排斥使用先進的科技。

    就像大農業一樣,像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大農業,使用了先進科技。美國之所以用現代科技,實際上是跟規模關係不是很大,不是正相關的。小規模農業也可以使用現代科技,也可以農業機械。比如小麥等等,基本上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就是從耕種到最後收穫都實現了機械化,而我們的基礎就是家庭農業。這就意味著,不管是規模大小,搞家庭經營都不排斥,都可以接受,它是一個普世模式。有人對我們的擔心是認為我們的規模太小,中國正好也是處在所謂的工業化、城鎮化快速階段,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但是我們這樣一個人多地少的國情,不管你是工業化、城鎮化完成以後的哪一天,它決定著我們不可能實現像北美那樣的大農場那樣的規模化農業,也就是説通過那種方式實現現代化。

    即使在工業化、城鎮化完成了,比如我們的城鎮化率達到70%—80%,那我們可能仍然是小規模的家庭經營,這種格局不會改變。那就意味著我們在推進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要毫不動搖的堅持家庭經營的方式,不能簡單的追求土地規模的擴大,可能我們要靠的是服務規模的擴大。我們現在探討這樣一個路徑,總理在他的講話中也指出,現在這种家庭經營的模式也遇到一些新的困難,需要我們新的制度創新。一方面由於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農村勞動力出現結構性短缺,這樣就出現了誰來種地的問題,如果都出去打工,農村只剩下婦女和老人,那誰來種地?現在已經出現農業空心化和農業老齡化等問題,如果不對現在制度進行創新和突破,確實不能滿足現代農業所需要的種地問題。

    另外,現在土地規模小的局限也暴露出一個重大問題,就是怎麼種地?現在人均耕地只有2畝多,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農戶經營規模。現在我們大概有2億多農戶,所以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農戶仍然是生産經營的主體,儘管我們現在搞農業經營主體的創新,但是小規模的農戶經營格局不會改變。因此,在今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現在所面對的就是不僅是誰來種地的問題,也要有種怎樣的地和怎樣種地這樣的深層難題。所以在去年的三中全會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就提出來,要實現農業經營制度的創新。我們認為制度的創新就是要在現在農戶家庭經營的基礎上,把現在已經形成的集體所有、均田承包、家庭經營轉變為集體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經營,就是我們引入了包括家庭經營在內的多元主體來經營,然後管住農地的用途,守住農地的底線。

    也就是説今後在經營制度創新上要探索建立以家庭承包為基礎,以農戶為核心的主體,形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包括農戶的家庭經營,包括專業大戶,包括家庭農場、合作社等等,再加上土地股份合作社,使農民通過土地股份合作來實現土地的適度規模經營。再加上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就是為農業的職業經理人為主體的,這樣就形成多元經營主體共同經營的體系,促進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化和組織化,來完成我們的農業現代化,這應該是我們的制度方向。

責任編輯: 向思敏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