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國強:中歐之間的對接點包括改革借鑒和貿易投資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20 10:27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9日至18日開啟年內第二次歐洲之行,出訪德國、俄羅斯和意大利,並訪問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出席第十屆亞歐首腦會議。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3月訪歐,李克強總理6月訪問英國和希臘之後,這次訪問是中國政府今年對歐外交的又一重大行動。這次秋天之行收穫了哪些碩果?李克強總理在各種會晤、磋商、簽約、演講中如何詮釋了“創新”這個關鍵詞?此次歐洲之行展示了我國怎樣的外交形象?請聽專家為您盤點解析!

    [主持人]我們再深入地為網友解讀如何看待中歐之間的關係和中歐的合作關係,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兩位專家,金融危機後應該説全世界都在改革,中國在佈局自己的改革,歐洲也在推進它的結構升級,那麼在這種背景之下,中國的這種改革佈局和歐洲本身的發展要如何對接?從這個角度我們如何從這兩方面的需求看待兩者的合作?

    [隆國強]金融危機後的中國有新的形勢,有新的挑戰也有新的機遇,各國都在推進自己的結構升級,尤其是歐洲,剛才義桅講到歐洲的2020戰略裏也講到要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包容式的發展,和我們科學發展觀所秉承的理念其實是很接近的。也就是説中歐之間在發展的理念上,其實現在是有越來越多的共性,我覺得這就是人類文明共同的成果。那麼具體到每一個經濟體來説,無論是中國還是歐盟,改革的任務其實都很艱巨。對中國來説我們三中全會構造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今年是改革的元年,全面推進落實三中全會對改革藍圖的設想,在審改組的領導下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歐洲同樣要實現它的升級、轉型的發展,也需要在金融危機後,在金融領域、科技領域,勞動力市場各方面要做很多的結構性改革。

    覺得中歐之間,首先它的對接點就是可以互相借鑒,怎麼推進改革,什麼樣的制度安排適合各自發展的階段,適合自己的國情,能夠實現自己發展的目標。所以經驗的借鑒是非常重要的,高層訪問當中所謂的“收穫之旅”其實中間很重要的內容就是相互的交流,交流各自的理念,其中包含了對改革的認識。其實上一次我記得克強總理去英國訪問的時候,其中一個成果就是中英要做一個中英改革發展論壇,那麼這個論壇的本身實際上就聚焦在改革和發展的內容上。可見雙方有共識,中歐之間在改革方面可以互相借鑒的內容是很多的。

    第二個我覺得很重要的節點就是中歐作為非常重要的貿易投資夥伴,現在正在談判中歐雙邊的投資協定,在中方我們三中全會已經明確,我們未來要對外國直接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這是我們對外資管理,實際上是涉外經濟體的重大改革,涉及到政府職能的轉變,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轉變,對整個國家的開放和國內的改革會産生非常深遠的影響。所以,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的本身是非常具體的節點,在談判中不僅對準入進行談判,對後續的管理體制都會産生億影響。除此之外中歐之間也在倡議要做中歐自貿區,現在在很多學術機構也在開展研究,中歐自貿區覆蓋的範圍比雙邊投資協定更寬廣,涉及到的經濟體制的範圍面也會大大擴展,所以對雙邊的體制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節點,比如集團體,在20國集團上中國是重要的成員,歐盟也是,歐洲很多重要的經濟體也在其中,G20在金融危機後就全球金融改革、金融監管的改革等等也做了很多的探討。所以中歐相互之間在改革方面有很多可以互相溝通、借鑒,互相推動的內容。

責任編輯: 向思敏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