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總體稅負不變不意味著任何人稅負不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03 16:10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經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批准,我國自11月29日起調整成品油等部分産品消費稅,其中,汽油消費稅單位稅額提高0.12元/升;柴油消費稅提高0.14元/升。這是自2009年成品油稅費改革後首度調整成品油消費稅。消費稅是國家引導生産和消費、促進節能環保、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稅收工具,此次消費稅調整,徵稅的範圍是如何確定和優化的?是否契合我國生産和消費結構的變化?能否對環境治理和節能減排能否産生積極的推動作用?2014年12月3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財政部稅政司原司長、遼寧省原副省長劉克崮和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朱青作客中國政府網,為您深度解析!

[主持人]這也是十八大要求的,總稅負是不增加的。網友有問到這個問題,總稅負不增加,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那我哪塊增加了?哪塊又減少了?從個人繳納稅負和企業繳納稅負來看,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又怎麼看待這裡面的增和減呢?

[朱青]三中全會提到總稅負一直是指宏觀稅負,也就是説所有稅收,目前中國18個稅佔GDP的比重。去年這個數是19.4%左右,就是所有稅收佔GDP的比重。當然總體稅負不變,並不意味著某個人的稅負不變或者某個産品的稅負不變。比如高收入者,下一步稅制改革,就有可能提高。因為在總體稅負不變的情況下,高收入者的稅負不提高,那低收入的稅負就有可能提高。所以下一步稅制改革,中央提出來非常明確,總體稅負不變,同時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就這兩句話相加,含義就是中低收入者的稅負,無論是直接交的還是通過購買商品和勞務間接負擔的,它是應當下降的。直接稅主要是對高收入者徵稅。

個人所得稅就是很典型的直接稅,並不是説個人所得稅所有都交,現在全國100個拿工資的職工,也就是8%—9%交個人所得稅,90%是不交的,因為90%的職工收入沒有到3500。現在個人所得稅交的多的都是高收入。10%的高收入納稅人交的個人所得稅超過了所有個人所得稅的60%,也就是高收入人要交個人所得稅,這是合理的。個人所得稅的特點就是多得多徵、少得少徵、不得不徵。所以總體稅負不變,不意味著任何人的稅負不變,那任何人的稅負不變、任何産品的稅負不變,那稅制就別改革了。逐步提高直接稅的比重,因為直接稅是累進的,所以這句話又解釋為逐步提高一些我們認為是累進性的稅種的比重,也可以理解成要逐步提高中國稅制的累進性,就是體現十八大那句話,形成一個結構優化、社會公平的稅收制度。

去年11萬億的稅,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誰負擔?哪怕漲一萬億的稅,關鍵是讓什麼人負擔?不是稅負越低越好。比如一個國家稅負很低,宏觀稅負只佔到7%、8%,但是都是中低收入者負擔稅,高收入者不負擔稅,那這個稅負也不是好的。所以關鍵是看稅負的分配,這裡面是一個利益的問題。十八大明確要求,逐步提高直接稅的比重,因為直接稅是讓高收入者多負擔的一種稅。網友非常關心稅收負擔,現在有3000多萬人交個人所得稅,我們3億多職工。但並不是意味著廣大老百姓就跟稅無關,他們購買衣食住行都有增值稅。所以下一步就是要把增值稅所佔的比重逐步降一點。

這個降稅對廣大人民群眾是有利的,因為我買東西時,間接繳納增值稅的少了。比如我現在買個麵包是17%的增值稅,那將來降到10%,甚至降到6%,那是不是就少了。那政府的稅就少了,那這塊怎麼辦呢?提高直接稅比重。所以下一步,我個人認為是重點改造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改造和間接稅相輔相成。所以只能在稅收內部進行有增有減的改革,增的是直接稅,降的是間接稅。

責任編輯: 胡國香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