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以“和”為貴 不排斥任何一個積極的力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22 11:04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12月14日開始對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進行正式訪問,出席在哈薩克斯坦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會議、在塞爾維亞舉行的第三次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並赴泰國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五次領導人會議。李克強總理最後一站到達泰國,他怎樣推動中國與中南半島的合作?中國如何促進大湄公河次區域“新發展”?李克強總理結束七天行程,此次亞歐之旅取得哪些碩果?2014年12月22日,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作客中國政府網,為您深度解析。

[主持人]您講到這裡我就有一種這樣的感覺,就是當今世界的發展,更需要古老的中國的“中國智慧”。

[周永生]對,因為我們中國的智慧不像某些西方現實主義的大國,非要強調我要獨尊、我要獨霸、我要説了算。我們沒有這樣,我們是一種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一個什麼特點呢?“和”,大家都以和為貴,既然要和,有我參與的份,也有你參與的份。我們根據各自力量的大小,來盡可能地發揮自己的力量,我們不排斥任何一個積極的力量。

[主持人]而且我恰恰覺得就是這一點中國的智慧不被有些國家理解?

[周永生]對,他們有各種複雜的心態吧,我們太指責他們也不好。國家和人一樣,用中國老百姓的話來説就是“羨慕嫉妒恨”,既有好的那方面的情感,也有壞的那方面的情感,所以國家也是這樣。

[主持人]所以這時候領導人出訪,加深交流、加深互相了解就顯得更為重要哈?

[周永生]對,特別是克強總理非常有親和力,同時雖然是大國的政府首腦,但是從來沒有向某些大國的領導人那樣高高在上,那樣一個架子。克強總理到任何國家、任何地方都非常的親和,到小學去訪問,給當地貧困學校贈送計算機,贈送少年兒童喜歡的書籍等等。所以在這方面親和力特別強,得到當地國家人民的喜愛。

責任編輯: 向思敏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