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合作不僅關注經濟 也關注百姓民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22 11:11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12月14日開始對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進行正式訪問,出席在哈薩克斯坦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會議、在塞爾維亞舉行的第三次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並赴泰國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五次領導人會議。李克強總理最後一站到達泰國,他怎樣推動中國與中南半島的合作?中國如何促進大湄公河次區域“新發展”?李克強總理結束七天行程,此次亞歐之旅取得哪些碩果?2014年12月22日,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作客中國政府網,為您深度解析。

[主持人]在會議上克強總理提出的這五點建議都是從哪些方面來落實合作的?

[周永生]最典型的就是,第一克強總理講到深化基礎設施合作。因為就像小平同志説的“要想富,先修路”,路是基礎設施的一個方面,那除了這樣的道路之外還有其他的基礎設施。電信的水平發展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現在都搞電子商務了,你沒有發達的電信水平電子商務就上不了。所以在這個地方克強總理又特別強調産業創新,産業創新對於東南亞的國家來説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要加強貿易的合作,投融資的合作。

在産業創新方面,克強總理還提出要建設大湄公河次區域電子商務平臺,因為電子商務確實第一對於民眾的消費來説非常便利;第二它非常高效,一上網就可以購買你喜歡的産品,中間沒有那麼多零售的環節,一下子節約了物流的成本,節約了消費者購買的成本,整個使商業的運作進入高效、便利化的狀態。但是你光想搞這些産業創新沒有充足的電力行不行啊?東南亞國家都缺電啊,所以我們要在電力方面,這也屬於基礎設施的領域等等也要進行合作,這樣的合作,才能使這個地區的經濟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

但是你僅僅經濟的發展了還不行,經濟的發展也不可能普遍地把所有偏遠地區、落後地區的經濟一下子都搞上去,總得一點一點來,但是偏遠地區、落後地區還有那麼多困難的百姓我們要怎麼辦呢?克強總理又提出我們要關注民生,扶持貧困地區。在這個方面可以説中國做得非常好,在大湄公河次區域這些國家,過去三年我們就對他們進行訪貧問苦的支援達到1100多萬美元。

克強總理又提出新的計劃,在明年一年內對東盟這些國家的援助就達到30億人民幣,這可以説是非常大的規模,對東南亞社會福利的提高,對社會發展都有非常大的提升作用。這樣的輔助計劃直接惠及東南亞地區、大湄公河地區的貧苦百姓。所以中國和東南亞地區國家的合作,不僅僅想到高大上層次的經濟發展,還想到最基礎的老百姓,促使老百姓脫貧致富,真正走上健康、致富的道路。

責任編輯: 向思敏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