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國家在中國外交中的地位既是首要又是基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22 11:29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12月14日開始對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進行正式訪問,出席在哈薩克斯坦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會議、在塞爾維亞舉行的第三次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並赴泰國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五次領導人會議。李克強總理最後一站到達泰國,他將怎樣推動中國與中南半島的合作?中國將如何促進大湄公河次區域“新發展”?李克強總理結束七天行程,此次亞歐之旅取得哪些碩果?2014年12月22日,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作客中國政府網,為您深度解析。

[主持人]我們再看總理參加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領導人第五次會議講話當中,前面是分析了當前的國際形勢,然後又再次重申“始終把東盟作為外交優先方向”。對東盟的重視真的可見一斑。

[周永生]中國對東盟的重視可以説是我們雙重重視政策的疊加,因為在我們的整個外交戰略當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是睦鄰、安鄰、富鄰,不用説了東盟國家都是我們的鄰居。另一方面,我們還説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東盟國家既是我們的周邊,可以説是我們外交的首要,同時又是發展中國家,又是我們的基礎。所以説東盟國家在中國外交心目中的地位就是既是首要又是基礎。大家想想這是多麼重要的地方。

所以我們在睦鄰、安鄰、富鄰的外交基礎上,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執政後又提出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我們真的是真心誠意地和東盟國家進行合作,甚至我們有的地方甘願進行付出、不求回報。當然,大多數的情況我們是互利的合作,是雙贏的關係、多贏的關係,但是也有我們單方面對東盟國家的支援。所以説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使我們和東盟的合作能夠突破重重障礙,能夠克服很多困難,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向前發展。

用克強總理的話來説就是:過去的十年是中國同東盟發展的黃金十年,而未來的發展是鑽石的十年。所以中國和東盟的關係,中國和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的關係會越來越好。當然,我們説越來越好的時候,並不是説無視矛盾、無視問題,肯定會有矛盾、肯定會有問題的,就像朋友和朋友之間相處也會有矛盾。

[主持人]對,鄰居和鄰居之間。

[周永生]對,但是我們關鍵是怎麼樣來對待這些矛盾,怎麼樣來化解這些矛盾?實際上我們的政策當中有非常多化解矛盾的經驗,也有非常多克服障礙的歷史,所以説我們不怕困難,我們不怕挑戰,我們是願意推動雙方關係越來越好的,有這樣的誠意什麼困難都願意克服,什麼挑戰都容易應對。

責任編輯: 黃玉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