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關注:“公職崇拜”是否走到了“分水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02 18:22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新華社記者  胡浩、劉敏、于文靜)火熱了十餘年的公職崗位近來光環似乎有所消退,福利縮水、“為官不易”的“叫苦聲”不絕於耳,廣東多名公務員下海經商,浙江公考報名人數創四年最低。公職崇拜是否真的已走到“分水嶺”?

“特權”消退後,“崇拜”還有多少?

“先有‘特權’,才有‘崇拜’。”全國政協委員、作家梁曉聲認為,人們真正崇拜的不是公職崗位,而是公職崗位捆綁的某些特權。有了這些特權,就可以做平常人做不到的事,小到“擇校不用交錢”,大到“撞人不用負責”。

“利用手中掌握的行政審批‘紅章子’,某些公職人員謀取私利暴富,不僅竊取了人民和國家的財富,更助長了社會對權貴的諂媚。”梁曉聲説。

作風建設一年多來,腐敗和特權行為得到一定程度的整治,盲目的公職崇拜熱也被澆上一瓢涼水。

從2013年1月中央出臺的《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的八項規定》到“六項禁令”;從反“四風”到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多項規定和禁令的出臺給特權行為套上了“緊箍咒”;而去年3月至今年3月,國務院取消和下放360多項行政審批項目更是從特權的“滋生地”釜底抽薪,減少了權力尋租的空間。

“如果趨勢不變,我要考慮是否還要考公務員了。”已經連續四年報考公務員屢敗屢戰的小賈坦言,自己對公務員崗位的執著源自對“官”和“權”的渴求,“熬上幾年,位子有了,房子、車子、票子,什麼都有了。”

但是現在,小賈開始猶豫了。隨著制度越來越規範,公職崗位的利益空間越來越小,工作要求卻越來越規範。“不敢開好車、不敢戴名錶;不能吃請、不能請吃;大年三十有人查崗,時時刻刻怕人舉報,只能老老實實、規行矩步地拿著應得的‘俸祿’過日子”。

“分水嶺”之説言之尚早?

儘管昔日的“金飯碗”有所黯淡,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馮平認為,下結論説公職崇拜已到了“分水嶺”言之尚早。

統計顯示,2014年全國公務員報考人數達到了152萬,與上年基本持平。而在一項媒體調查中,超六成受訪民眾羨慕公務員,六成受訪公務員稱有過辭職念頭,但最終無一人辭職。

反腐戰役已經打響,公職崇拜還未完全冷卻,這一方面源於不少人對反腐的決心和力度仍在觀望,另一方面,即使拋卻特權因素,公務員崗位本身也仍有它的吸引力。

馮平認為,對於公職崇拜是否到了“分水嶺”、人們對公權力的嚮往是否減少,現在還難以定論。雖然反“四風”、正本清源的力度非常大,對公務員觸動也很大,但還要進一步完善制度,依靠制度反腐敗。如果制度不健全,缺乏持續、有效的監督檢查,難保個別人不鋌而走險。

馮平補充説,很多年輕人找工作依然把公職崗位作為理想選擇之一,因為工作穩定,福利待遇也不錯。“不能簡單認為公職崇拜到了‘分水嶺’。”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劉家強認為,公務員隊伍總體是一支優秀的隊伍,大多數人是為了做事業、實現人生價值走進這支隊伍,而不是為了大吃、大喝、腐敗、尋租。進一步規範作風,有利於官員更好履行公僕職責,于自身、于社會都是好事。

公務員職業如何正本清源?

拋卻盲目崇拜的光環,拋卻“官不聊生”的吐槽,公共職位本身應當處於何種地位?如何給公務員這個職業正本清源?

“從全世界範圍看,公務員都只是中等的好職業。它的優勢在於收入穩定、職業安全性好、社會聲望和社會價值較高。”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認為,應當通過組合拳,讓公職崗位回歸應有社會價值,避免畸高畸低兩種極端。

他説,一方面,公職崗位長期形成的特權、隱性福利和超國民待遇要剝離,腐敗獲取的經濟利益要剝奪,通過制度的“籠子”,讓職業帶來的灰色收入趨向於零。另一方面,饑寒交迫、難以養家糊口也不是公職規範應有之意,應當給出一個合理的薪酬框架,足薪保廉,同時通過強化考核和細化獎懲,防治“不貪不作為”,確保“既勤又廉”。此外,還應建立嚴格的準入和退出機制,用公開透明的市場競爭手段收攬人才,對存在缺德失信、貪腐無為等行為,一經發現,終身不得從事公職。

“公職只是各行各業中的一種。”高波説,卸下燦燦金光,回歸應有社會價值後,人們對公職的心態將會更平和,態度更理性。

責任編輯: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