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應急産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應急産業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應急産業規模顯著擴大,應急産業體系基本形成,為防範和處置突發事件提供有力支撐,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應急産業是為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處置與救援提供專用産品和服務的産業。發展應急産業有何必要性?在發展過程中,需堅持哪些原則?與之配套的財政、科研政策和人才隊伍建設如何跟進?2015年1月23日,三部門嘉賓作客中國政府網,解讀《意見》,並與網友在線交流。 [主持人]應急産業好像又很熟悉又很陌生,我先請各位嘉賓給我們網友介紹一下,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産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巡視員 景曉波]好,2014月12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應急産業發展的意見》,就是國辦63號文件。意見發佈後工信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這個問題做過較為詳細的闡述,大家對什麼是應急産業非常感興趣,我今天願意就這個問題再做一次解讀。要理解應急産業就得了解發展應急産業是為什麼服務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我國將突發事件分為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四大類,應對過程包括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後恢復與重建四個階段。應急産業就是為上述突發事件應對活動提供支撐的産業。需要説明的是,由於事後恢復與重建階段時已經進入了正常經濟活動,相關産業一般就不再納入應急産業。 為便於大家更形象地理解,我們可以將應急産業與環保産業做個比較。後者是為應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壓力,前者是為應對嚴峻複雜的公共安全形勢,兩者都是在現有産業的基礎上以滿足某方面社會需求而産生並得到快速發展的産業。可以説,應急産業雖使用“應急”,但基本涵蓋了消防産業、安防産業、安全産業、防災減災産業、信息安全産業、公共安全産業、緊急救援産業、應急通信等等,涉及裝備、材料、醫藥、輕工、化工、電子信息、通信、物流、保險等等。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