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應急産業總體上還處於起步階段 自主創新能力依然不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1-23 10:55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應急産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應急産業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應急産業規模顯著擴大,應急産業體系基本形成,為防範和處置突發事件提供有力支撐,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應急産業是為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處置與救援提供專用産品和服務的産業。發展應急産業有何必要性?在發展過程中,需堅持哪些原則?與之配套的財政、科研政策和人才隊伍建設如何跟進?2015年1月23日,三部門嘉賓作客中國政府網,解讀《意見》,並與網友在線交流。

[主持人]那我們也想知道,當前我們國家的應急産業發展存在著哪些主要的問題,還有我們國家應急産業科技發展當中存在什麼問題?

[景曉波]好,我先回答前面的問題,後面請科技部的孫司長再來講科技方面的問題。我國應急産業提出得還比較晚,總體上還處於起步階段。發展現狀可以用四句話概括,一是應急産業發展環境得到改善,中央和地方都出臺了利於應急産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特別是這次國務院出臺的這個文件;二是應急産品、技術和服務呈現蓬勃發展態勢,一批先進的應急裝備脫穎而出,應急服務業態發展迅速;三是應急産業發展力量不斷壯大,一些地方開始打造區域性應急産業集聚區;四是應急産業支撐保障了四川蘆山地震、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等突發事件的處置。

同時要看到,我國應急産業發展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應急産業體系不全。主要表現為適應我國公共安全需要的應急産品和服務體系還未形成,應急産品和服務還分散在現有相關産業中;應急産業佈局尚不清晰,與處置突發事件應急物資需要就近就急相比,還沒有從國家層面統籌規劃佈局應急産品和服務發展,等等。二是市場需求不足。這是我們調研中企業提到的最多問題,如何構建常態與應急條件下確保企業均衡生産的需求機制,關鍵是全民公共安全消費需求沒有有效的激活,物資儲備、重要設施和應急隊伍應急産品配置標準尚未對應急産品構成有效的拉動,航空救援等應急服務培育不足,等等。

三是關鍵應急技術裝備發展緩慢。這個一會兒科技部會作更詳細介紹。我想説的是,反思我們歷次處置特別重大突發事件,部分關鍵應急技術裝備一直是制約救援效率的重要因素,比如大深度大噸位沉船快速搶險打撈裝備、超高層建築火災撲救裝備等,這部分關鍵技術産品還需要依賴進口,可以説支撐産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核心技術亟待突破,等等。針對上述問題,《意見》對2020年前應急産業發展的主要任務和所需政策措施進行了系統部署,提出了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健全産業結構、促進集聚發展、促進推廣應用和開展國際合作等6項主要任務、在充分利用好現有産業扶持政策的基礎上,提出了産業標準、財稅支持、投融資、人才隊伍建設等5條政策措施。這些任務和措施更加側重指導性、方向性和可操作性,需要有關部門和各地加大力度推動落實。

[孫成永]那我再從科技的角度談談我國應急産業科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大家都知道,應急産業和技術進步是直接相關的,近年來,我國的應急産業和技術裝備也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大的發展。但是突發事件的處置現場情況非常複雜,對應急技術裝備的適應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很高,而我國由於應急産業起步非常晚,産業整體的自主創新能力依然不強,一些産品技術含量還不高,部分關鍵技術産品還依賴進口,沒有形成核心的技術競爭力,存在一些主要的問題:一是應急技術創新缺少系統性的目錄指導,企業、科研院所開展應急科研研發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重復性。二是應急産業的科技資源分散,缺少統籌和整合,核心應急裝備技術研發支撐條件不足。

三是應急技術和産品體系條塊分割,不同領域的應急技術擁有單位之間缺少交流和合作,導致核心應急裝備系統之間互不配套、互不兼容,影響救援效率的提升。四是有效的産學研應用合作機制尚未建立,應急技術創新成果産業化和市場渠道還不暢通。針對這些問題,也是為了儘快改變應急技術裝備核心競爭力不強的現狀,《意見》中明確部署了相關的重點工作任務,並明確由國務院相關部門牽頭落實。

比如《意見》提出要加快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研發,明確提出將通過國家科技計劃、專項等積極對應急産業相關科技工作進行支持。特別是在自然災害預警、應急通信、重大生産安全事故預防、重大網絡安全事件監測預警等領域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撐應急産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核心技術,從而支撐産業發展。《意見》還提出整合應急産業的科技資源,推動應急産業領域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體系建設,鼓勵和支持應急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展,充分利用軍工技術優勢發展應急産業,推動軍民融合。《意見》也提出要加大對應急産業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的政策支持力度,對列入目錄鼓勵類的應急産品和服務,在有關科研計劃中給予支持,還需要探索風險補償機制,支持重大應急創新産品的首次應用等。

責任編輯: 司徒宇乾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