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要求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環保 提升治污專業水平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1-28 15:18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改革創新治污模式,吸引和擴大社會資本投入,促進環境服務業發展。《意見》指出,要以環境公用設施、工業園區等領域為重點,以市場化、專業化、産業化為導向,營造有利的市場和政策環境,改進政府管理和服務,健全第三方治理市場,不斷提升我國污染治理水平。為何要推行第三方治理?推行第三方治理將給我國環境污染治理現狀帶來哪些改觀?如何激發社會資本進入環境治理市場的活力?政府部門又將為此出臺哪些配套制度和政策?2015年1月28日15時,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長王善成作客中國政府網,與網友在線交流,並回答網友關心的問題。

[主持人]請您介紹下《意見》出臺的背景和總體考慮,或者説,為什麼要制定出臺《意見》?

[王善成]好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把“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作為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點任務,明確要求“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以及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專項改革領導小組把研究提出《意見》列為了2014年度一項重點改革任務。制定出臺《意見》,是貫徹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重大部署要求。總體考慮就是貫徹黨的十八大、以及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環境公用設施、工業園區企業等領域為重點,以市場化、專業化、産業化為導向,營造有利的市場和政策環境,通過改進政府管理和服務,健全統一規範、競爭有序、監管有力的第三方治理市場,吸引和擴大社會資本投入,同時通過建立污染者付費、第三方治理的治污新機制,不斷提升我國污染治理水平。

文件出臺或者制定文件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有三個方面:一是提高污染治理專業化水平和治理效果。大家都知道,以前環境污染治理通行的模式是“誰污染誰治理”,由排污企業負責對其産生的污染進行治理,由於排污企業在環保治理人員、技術,也包括資金等方面的問題和影響,往往導致污染治理的效果不盡如人意。現在《意見》提出,鼓勵由專業化環境服務公司對排污企業的污染進行污染治理,也就是通常説的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公司去做,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通過專業化治理手段,發揮治污的規模效應,有利於降低治理成本,進一步提高治污效率和效果。

二是吸引和擴大社會資本投入環境治理領域。通過第三方治理,拓寬環保投融資渠道,倡導鼓勵第三方企業進行污染治理,激發社會資本進入環境治理的活力,一方面緩解政府在環境公用設施集中建設期資金壓力,另一方面擴大全社會的環境治理投入。三是推動環保産業特別是環境服務業加快發展。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可有效拉動環境服務業發展的市場需求;促進環保産業由單一的産品和設備製造、工程建設,向設計、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等為一體的綜合環境服務轉變;推動環保産業以及與環境相關的服務業、保險業、金融業的發展,形成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以上就是簡單歸納一下文件出臺的主要目的和作用。為了制定好這個《意見》,在文件制定過程中,多次召開地方、部門、專家和企業座談會,赴地方開展實地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凝練地方、部門和企業的改革實踐和探索,按照“問題導向、突出重點、深化改革”的總要求,確定了重點領域,明確了重點措施。重點核心就是改進政府的管理,通過改革來創新制度機制、建立健全市場、完善政策激勵保障等。可以説,《意見》凝聚了國務院相關部門、有關地方和企業的實踐探索,是大家集體智慧的結晶。

責任編輯: 向思敏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