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市場和政策環境是推進改革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1-28 15:58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改革創新治污模式,吸引和擴大社會資本投入,促進環境服務業發展。《意見》指出,要以環境公用設施、工業園區等領域為重點,以市場化、專業化、産業化為導向,營造有利的市場和政策環境,改進政府管理和服務,健全第三方治理市場,不斷提升我國污染治理水平。為何要推行第三方治理?推行第三方治理將給我國環境污染治理現狀帶來哪些改觀?如何激發社會資本進入環境治理市場的活力?政府部門又將為此出臺哪些配套制度和政策?2015年1月28日15時,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長王善成作客中國政府網,與網友在線交流,並回答網友關心的問題。

[主持人]要順利推進上述重大改革,良好的市場和政策環境非常重要,請問在這方面有什麼安排?

[王善成]是的,良好的市場和政策環境是推進改革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在這方面《意見》也進行了部署要求,主要是兩方面:第一,通過擴大市場規模、加快創新發展、發揮行業組織作用、規範市場秩序、完善監管體系等,營造良好的第三方治理市場環境。第二,從完善價格和收費政策、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發展多層次環保資本市場等,強化政策引導和支持。這裡面涵蓋的內容和措施非常多,可能大家關注比較多的是如何擴大市場規模以及有什麼具體支持政策,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在擴大市場規模方面,第一,《意見》著重提出加大環保投入,增加環境基本公共服務有效供給。第二,強化環保執法,特別是結合新環保法的實施,通過嚴格規制企業遵守環保法律法規和標準,實現長期穩定達標,在加大企業治污壓力的同時,也增加企業委託第三方治理的內生動力,從而擴大污染治理的市場需求。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説推動第三方市場的發展,如果企業本身委託它沒有壓力或者動力,它不願意去做,第三方企業找不到委託方,第三方治理市場的發展就會受到制約和影響。文件明確規定,要加大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對排污企業的監管,通過監管,規制企業必須達到環保的要求和標準,達不到就要被嚴厲處罰。新的環境保護法頒布實施以來,強化一系列監管和處罰措施,企業必須去治理,為實現達標排放,企業自行治理成本如果很高,企業就會增加委託專業公司治理的積極性,從而拉動第三方治理的市場需求。第三,鼓勵建立混合所有制企業,推進排污權交易等。

在強化政策引導和支持方面,《意見》從完善價格和收費政策、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發展環保資本市場方面明確了政策支持。具體有,加大差別化價格實施力度,落實環保電價,現在已經出臺的環保電價,比如電廠的脫硫脫硝除塵等,實踐證明,這些價格政策對推進電力行業的污染治理髮揮了非常大的作用,效果非常明顯,下一步環保電價要全面落實好。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對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治理項目給予中央資金支持,探索以市場化的基金運作等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完善信貸政策和流程,積極支持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重大項目,對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治理骨幹企業,上市融資、發行企業債券實行優先審批,在信貸方面也要給予支持。

責任編輯: 向思敏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