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迪:創造更多平等機會,實現殘疾人就業夢想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7-10 10:57 來源: 中國殘聯
【字體: 打印本頁

  7月11日,第五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暨第二屆全國殘疾人展能節就要在武漢開幕了。這項由中國殘聯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同主辦的四年一屆的國家級賽事,將為全國850名各類殘疾人提供一個展示職業技能和自身風采的舞臺,在他們的身後,是全國8500萬殘疾人兄弟姐妹鼓勵和期待的目光。

  長期以來,殘疾人就業一直是難題,很多殘疾人懷著自己也要為社會做貢獻的夢想,希望自己也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可是一些殘疾人卻被擋在就業的大門外。也有人説,健全人找工作都難,更何況殘疾人呢?而這種説法卻忽視了殘疾人的權益,損傷了殘疾人的尊嚴。近三十年,中國殘疾人事業快速發展,為保障殘疾人權益做著不懈的努力。很多殘疾人得到了康復、教育和就業的機會。他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社會地位也提高了。全國自強模範表彰的都是為社會作出貢獻的殘疾人。實踐證明,殘疾人也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

  今年年初,中國殘聯、國家統計局等部門組織開展了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與需求調查,對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的近3000萬名殘疾人進行了實名調查,這其中就有1500多萬城鄉就業年齡段的殘疾人。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40%的殘疾人實現了就業。數據並不出彩,但已經非常了不起,因為這個數據與西方發達國家大體一致,而這還沒有將我國嚴苛的殘疾標準因素考慮在內。在已就業的殘疾人中,有公務員、教師、也有工人和農民,他們和其他人群一樣,用自己辛勤的勞動,為國家、為社會默默貢獻著力量。事實表明,殘疾人身上同樣蘊藏著巨大的創造能量。

  近年來,通過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殘疾人就業條例》等法律法規,出臺穩定和促進殘疾人就業的政策措施,殘疾人就業進一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軌道。通過實施國家殘疾人事業發展規劃,殘疾人就業逐步融入國家就業創業發展戰略並成為社會發展重要目標,形成了政府主導、依法推進的殘疾人就業機制。通過實施城鎮百萬殘疾人就業工程和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採取用人單位按比例安排就業、集中安置就業和扶持殘疾人個體從業、自主創業等多種就業形式,保持了殘疾人就業規模總體穩定。與此同時,許多地方根據殘疾人特點,積極探索開闢輔助性就業、社區居家就業等非正規就業形式,給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也創造了勞動就業的機會,讓他們同樣通過勞動自食其力。

  殘疾人在就業創業過程中要比健全人遇到更多的障礙,面臨更大的挑戰。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使本來就處於中低端行業和崗位的殘疾人,就業空間和就業機會進一步受到擠壓,加上人們長期形成的對殘疾人就業的負面態度和看法,以及殘疾人文化程度和職業技能難以在短時期迅速提高,就業質量不高、就業穩定性差,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困擾和制約殘疾人就業。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怎麼辦?農村還有超過1200萬殘疾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城鎮還有260多萬殘疾人生活十分困難,不僅要有保障、救助,還要想方設法讓殘疾人提高技能,實現就業。保障起來,解決的至多是溫飽;實現小康,關鍵還要靠就業。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心殘疾人、重視殘疾人工作,2015年初,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意見》,對今後一個時期殘疾人工作進行了新部署,明確提出了千方百計促進殘疾人及其家庭就業增收的要求,核心的內容是托底保障,就業增收。增收最主要的途徑是努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就業崗位,幫助和促進更多的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

  殘疾人就業關係殘疾人民生、關係人的權利和尊嚴,關係整個社會的進步,也關係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目標的實現。殘疾人要實現就業,既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國家和全社會的共同幫助,需要人文關懷。

  在城鎮,要依法推動殘疾人按比例就業,推進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發揮帶頭和表率作用,引導各類用人單位履行法律責任和義務。通過財稅、金融等各種手段積極扶持福利企業、輔助性就業機構發展,遏制殘疾人集中就業進一步下滑的局面。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要求下,要為殘疾人自主創業提供更多必要的條件。要順應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帶來的便利和機遇,大力發展適合殘疾人的社區就業、居家就業等靈活就業方式。

  在農村,要將貧困殘疾人納入精準扶貧工作機制、貧困監測體系和減貧考核範圍;針對每一戶貧困殘疾人家庭的實際狀況,因地制宜,精準幫扶;要發揮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産業化經營的優勢,帶動殘疾人家庭參與增收項目,加快農村殘疾人脫貧步伐。

  殘疾人能不能就業,前提和基礎要通過接受教育獲取文化知識,還要通過培訓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應當高度重視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爭取讓每個殘疾人都有一技之長,都有就業創業的能力資本。我們要著力加強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發揮各級各類職業培訓機構的作用,把培訓內容、項目與市場需求、用人單位需求銜接起來,提高培訓成效。要把殘疾人職業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在這上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要讓就業服務真正走近殘疾人,走進殘疾人家庭,努力做到針對每一個殘疾人的特點,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幫助他們實現就業的夢想,讓幸福的生活走進千家萬戶。

責任編輯: 薛源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