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氣象科普:“降水概率預報”到底是啥意思?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2月05日 08時57分   來源:中國氣象報

  網上曾笑談,氣象局計算降水概率,就是找10個專家來開會,認為明天會下雨的舉手,有7個人舉手,降水概率就是70%。笑話雖然荒謬,但反映出公眾對降水概率這個概念缺少了解。那麼,“降水概率預報”的含義究竟是什麼呢?

  一個説法兩種概念

  降水概率一詞,事實上存在兩種概念,一是指某地的歷史氣候降水概率,完全是依據歷史氣候資料統計計算分析得出的結果;二是在天氣預報中預報員依靠各種知識、信息和技能對未來天氣進行分析後,對某時間段降水可能性給出的判斷,通過降水概率值來表示,也是通常所説的天氣概率預報。

  這兩種概率值的取值區間都是從0%-100%,但其意義是不同的,製作的方法也不一樣。氣候概率是根據歷史資料算出的客觀統計值,只要資料區間確定了,結果是唯一的。天氣概率預報結果則有較大不確定性,不同的預報員可能會得出不同的概率預報值,影響因素包括資料、技術、知識、方法、經驗等多方面。

  在這兩種概念中,公眾所熟悉的“降水概率”即來自天氣概率預報。這種預報的出現使天氣預報的發佈形式發生了重大改變,從“非有即無”轉變為“亦有亦無”,從確定性預報轉變為非確定性預報。

  然而,這種預報在我國實行的效果卻並不理想。

  實踐困局:帶來理解困難

  如今,“降水概率70%”更多地只是成為公眾的記憶,在天氣預報中,仍使用確定性預報如“今夜到明天白天有小雨”。那麼,為何不再以“降水概率”這種不確定的形式發佈預報了呢?

  我國1995年開始引進天氣概率預報,在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進行試點,但結果卻都不理想,公眾不理解,領導也不滿意,先後夭折。究其原因,既有大眾的理解和接受問題,也有宣傳和知識普及層面問題。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前,中國氣象局曾給出一組數據,根據33年曆史資料分析,8月8日鳥巢附近降水概率為41%。這裡的“降水概率”指的是上文的第一種概念,即歷史資料統計,但卻仍被不少公眾誤認為是天氣概率預報。此外,也有人認為某地“降水概率70%”就是該地區有70%的地方會下雨,或是降水概率越大雨就下得越大。還有部分人認為,降水概率就是專家弄出來“忽悠”老百姓的,比如説降水概率50%,那如果下雨了就説報對了一半,如果不下雨就説報對了另一半。這些誤讀導致了降水概率預報的實際效果不佳。

  但天氣概率預報也並非一無是處,一些對天氣敏感度較高的企業較為歡迎概率預報信息。這或許體現了一種職業素養,他們清楚地了解天氣預報不會100%準確,但不準確的信息並不等於是無用的信息——只要你將不確定性的信息一併告知,反倒可以通過專業的手段進行分析處理,做出合理的決策,安排産品生産和佈局。

  此外,目前在颱風路徑預報時也會發佈概率分佈預報,它被公眾接受程度還不錯,因為以往預報颱風路徑時,一直設定範圍,不會指向唯一地點,公眾已習慣並接受這一發佈方式。

  要通俗還是要嚴謹?

  從客觀角度來講,天氣概率預報是一種比較完整的信息,將預報員對預報結果的真正把握性毫無保留地公佈出來了,但卻帶來了理解、接受以及使用上的問題。

  這或許是一個難解的矛盾:如果天氣預報簡單地説“明天下雨”或者“明天不下雨”,公眾很容易聽懂,但這一描述實際上是不準確、不完整的;可是當天氣預報試圖更嚴謹地將明天的降水描述為降水概率時,又有很多人聽不懂到底什麼意思了。

  網上曾流傳過一個笑話,説氣象部門是最想講真話的部門,但總是講不準。雖是調侃,結合天氣概率預報的遭遇,還可以引申一下:氣象人員確實很願意講真話,但有些真話講出後,卻沒人願意聽。要通俗還是要嚴謹?這正是天氣概率預報所折射出來的現實問題。(許小峰)

 
 
 相關鏈結
· 專家詳解我國今年入冬以來最大範圍霧霾天氣
· 氣象科普:手機究竟能否引雷?
· 專家:謹防極端天氣影響生態環境安全
· 氣象科普:“摩天樓”與城市小氣候
· 氣象科普:氣象乾旱不等同於農業乾旱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