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雖説已經立春了,但冷空氣似乎不情願讓出地盤兒,氣象預報説北京雪後氣溫將有所回升。天兒變暖了,厚厚的冬裝也該“下崗”了,雖然“春捂秋凍”是老話兒,但千百年來人們總結出來的經驗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關鍵是要“捂”得正確。
春天冷暖氣團、東西氣流交替活動頻繁,天氣時冷時熱很不穩定,人體對春季多變的氣候適應性較差,容易産生精神疲乏或誘發疾病。古代醫家都強調“春捂”的通俗説法,就是“春不忙減衣”,民間所謂“二月休把棉衣撤,三月還是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説的也是這個道理。從中醫理論講,“春捂”既是順應陽氣生發的養生需要,也是預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方。
藥王孫思邈曾説:“春天不可薄衣,令人傷寒,霍亂,食不消,頭痛。”現代的人們也早已認識到,如過早脫去棉衣,極易受寒,寒則傷肺,易發生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病。春天還是流腦、麻疹、腮腺炎等傳染病的多發季節。這些疾病的發生雖與細菌、病毒感染有關,但感染後發病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個人的體質和起居調整。
不忙脫衣,“春捂”得法,將會減少發病的機會。那麼“春捂”應該捂哪呢?
“春捂”的重點是腿和腳。為了行動方便,很多人習慣減衣服時先減褲子。然而,因為人體下半部的血液循環要比上身差,容易遭到風寒侵襲,尤其是老弱病殘者,極易導致關節病、心血管疾病等。
近年來,醫療氣象學家對“春捂”有了更科學、更具體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供人們在實踐中便於“操作”的數據。
一、把握時機:冷空氣到來前一兩天未雨綢繆。醫療氣象學家發現,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風等,在冷空氣過境時也會驟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時機,應該在氣象臺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一兩小時,再晚便是雨後送傘了。
二、把握氣溫: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而需要“春捂”的人來説,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
三、注意溫差:日夜溫差大於8℃是捂的信號。春天的氣溫變化無常,前一天還是春風和煦,春暖花開,剎那間則可能寒流涌動,日夜溫差大於8℃時是捂的信號。
四、持續時間:1~2周恰到好處。捂著的衣衫,隨著氣溫回升總要減下來。但減得太快,就可能出現“一向單衫耐得凍,乍脫棉衣凍成病”。醫學家發現,氣溫回升後,得再捂7天左右,體弱者或高齡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體才能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