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學會制訂的中國《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前言部分有這樣的介紹:丙型肝炎是一種主要經血液傳播的病症,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可導致肝臟慢性炎症壞死及纖維化,部分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極大。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丙肝指南萬里行繼續教育項目啟動儀式上,莊輝院士等肝病專家指出,我國不但是乙肝大國,也是丙型肝炎高發區,全國約有近4000萬丙肝患者。然而由於丙肝具有隱匿性,被感染者多無明顯症狀,且丙肝尚未列入常規體檢,很多患者並不知道自己已染上丙肝。有些病人即使查出了丙肝,也因為不了解其危害性及科學治療知識而延誤治療。專家們認為,丙肝的早期發現與規範治療,不僅有賴於醫務人員提高診療水平,也需要廣大患者的配合,特別是要走出以下認識誤區:
一、誤認為沒有症狀就不要緊。很多人以為,丙肝像乙肝一樣,感染後如果沒有症狀,就是病毒健康攜帶者,不需要進行治療。正因為丙肝具有隱匿性,很多患者感染丙肝病毒後在很長時間內都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丙肝病毒對肝臟細胞的破壞卻一直悄悄持續著,直至肝臟出現硬化或惡變成肝癌後才出現相關症狀。因而,丙肝被稱為沉默的殺手。丙肝不存在病毒健康攜帶者,只有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減輕病毒對肝細胞的破壞。
二、誤認為丙肝無法治愈。乙肝至今尚無法根治,丙肝則不同,如果能早發現、早進行抗病毒治療,70%的患者可以徹底治愈。
三、盲目服用保肝、降轉氨酶藥物。很多丙肝患者受虛假醫藥廣告誤導,花了大量的錢吃保肝、降轉氨酶藥品、保健品,均不見效。實際上,治療丙肝應首先進行抗病毒治療,以儘早抑制並清除丙肝病毒,阻止病情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長效干擾素與病毒唑聯合使用,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最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案。
四、誤以為只要轉氨酶恢復正常,就無須繼續治療。轉氨酶恢復正常並不表明體內的丙肝病毒已經徹底清除,一定要繼續堅持規範的抗病毒治療。一般來説,1型丙肝患者至少需要治療1年,2型、3型丙肝患者至少需要治療半年。
丙肝最常見的傳播途徑是輸血、輸血漿或血製品以及使用被病毒污染的醫療器械。接受過輸血,做過血液透析、器官移植,使用過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經嚴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內鏡等,與丙肝患者共用過剃鬚刀、牙刷,有過不潔性生活史,曾經有過文身、文眉、穿耳環孔等皮膚粘膜損傷的人和接觸血液的檢驗人員,都是丙肝高危人群。肝病專家提醒有過這些經歷的人及早做丙肝檢測。專家們同時建議:將丙肝的治療納入醫療保險,使更多已經確診的丙肝患者有機會得到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