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健康
 
健康提示:預防“秋燥”有新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17日   來源:安徽日報

    今年的8月7日立秋到11月6日霜降為“秋三月”。專家提醒大家,從傳統養生的角度看,秋季的主要特點是“燥”和“幹”,對此要謹慎加以預防。

    初秋天氣尚熱,所以燥而熱;到了深秋,天氣轉涼,就會變得燥而涼。受“秋燥”侵襲,人體常常會出現類似于感冒的不適症狀,同時伴有上火、便秘等現象。

    “秋燥”一般表現為溫燥和涼燥。溫燥初起時多見於身熱頭痛,幹咳無痰,咽喉幹痛,鼻幹唇燥,心煩口渴。涼燥初起時多見於身熱頭痛,惡寒無汗,流涕,唇燥咽幹,舌苔薄白而幹。

    專家介紹説,預防“秋燥”多用潤法。秋季應儘量少吃辛辣食物,不喝白酒,以免燥上加燥。根據五行五色的道理,秋季要多吃白色食物,如煮冬瓜湯、蓮藕湯、白蘿蔔花生湯、大白菜湯、白梨銀耳湯等;水果方面,可以選擇白梨、西瓜、香蕉、蘋果、哈密瓜、荔枝等;還可以適當吃些醋等酸味食品。另外,張仲景提出“秋不食肺”,秋天以不吃豬肺、牛肺、羊肺為好。

    專家認為,除了用飲食調養、以潤去燥的方法預防“秋燥”外,人們在起居方面也應該收斂神氣,使正氣內存。秋季要早睡早起,天亮時即外出鍛鍊。晚飯後要減少外出,以防“秋邪”。(王東明)

 
 
 相關鏈結
· 秋燥時節要多喝鹽水和蜜水
· 秋季保養腸胃六字訣
· 專家提醒:警惕寒暖交替誘發心梗
· 健康提示:三秋氣候不同養生各有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