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健康
 
專家提醒:兒童睡覺打呼嚕不可忽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25日   來源:文匯報

    小兒在晚上睡覺時打鼾即“打呼嚕”,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現象,許多家長對此不以為然,有些家長還把打鼾的小兒謔稱為“小雷公”。殊不知,小兒“打呼嚕”可能預示著某些潛在的疾病。

    近年來,人們對“打呼嚕”引起的睡眠問題以及睡眠障礙對人體健康所産生的影響越來越重視,尤其是孩子“打呼嚕”引起的睡眠問題更讓人關注,因為輕者會造成兒童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重者會造成兒童生長髮育遲緩、行為異常改變及心理髮育障礙。許多人還認識了與“打呼嚕”有關的醫學新名詞: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但目前值得提醒家長的是:您在關心孩子的睡眠時,請別忘了注意觀察一下孩子的耳朵是否合併有聽力下降!

    “打呼嚕”也會合併中耳炎

    現在大家一般都知道引起小兒“打呼嚕”的最常見原因是:扁桃體和腺樣體的肥大。腺樣體是位於鼻腔的後部與咽部交界處的一種正常淋巴組織,一般情況下,處於生長旺盛的兒童期,扁桃體和腺樣體增長較為迅速,5-7歲達到高峰。扁桃體和腺樣體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反復發炎感染而導致異常肥大、增生,或是先天性的肥大,除了容易“打呼嚕”,影響睡眠質量外,還經常會造成鄰近器官的疾病,如:反復發作的分泌性中耳炎、鼻-鼻竇炎、過敏性鼻炎、哮喘等等。

    分泌性中耳炎很容易誤診

    中耳炎有許多種,分泌性中耳炎就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患分泌性中耳炎時,病人的主要感覺是耳悶、耳脹,也可伴有耳痛、耳鳴,往往表現為對別人的講話聲音聽不清楚,而聽自己的講話聲音特別響,就像對著空甕講話的回聲一樣。由於嬰幼兒和兒童患者經常不能描述或不能準確描述而誤診。其實嬰幼兒患者的早期表現或是哭吵不停、或是噁心、嘔吐、食欲差等,家長不會去懷疑孩子有分泌性中耳炎;兒童則表現為看電視時,聲音調得很響,或家長在跟孩子説話時感到特別費力,只會懷疑孩子是在“裝聾作啞”,自然也不會懷疑孩子有分泌性中耳炎。

    兒童易患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指排除急性感染的中耳腔積液。其發病基礎是咽鼓管阻塞與狹窄,造成的原因歸納為機械性原因和炎症性的原因兩大類。對於嬰幼兒和兒童,前者最常見的是扁桃體或/和腺樣體肥大,其次鼻-鼻竇炎下鼻甲後端肥大、後鼻孔息肉、鼻咽部腫瘤、鼻咽部粘連及軟腭麻痹等;後者最常見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是位於鼻咽側壁、腺樣體旁、是通向中耳的小管。正常情況下,中耳腔內充滿空氣,這些空氣不斷地被中耳黏膜所吸收,又不斷地經咽鼓管輸入空氣來補充,從而能維持鼓室的壓力與大氣壓相平衡,這樣也就保障了中耳的正常功能。當咽鼓管阻塞或狹窄時,中耳內原有的氣體逐漸被黏膜吸收,外界空氣不能充分進入中耳,因此腔內形成負壓。鼓室負壓使鼓室內血管擴張,血清從血管內漏到血管外,在鼓室內形成積液。

    兒童由於咽鼓管短平,內徑較寬,易受到感染。3歲以下的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發病率約為15-40%。其中40-50%臨床症狀不典型,只是在去醫院檢查時偶然被發現。分泌性中耳炎也可由急性中耳炎發展而來,大多數家長對孩子耳朵疼痛的症狀非常敏感,會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急性中耳炎在經過一週左右的治療後,70%的患兒臨床症狀會得到控制或緩解。孩子耳朵不痛了,家長便以為治愈了,其實不然,當過了二周後家長髮現孩子聽力下降再去醫院檢查時,醫生會告訴您:孩子的鼓膜充血是消退了,但鼓膜向內凹陷,呈“琥珀色”,可見液體平面或水泡,液體較多時,鼓膜會向外突出,這是典型的分泌性中耳炎徵象。

    反復發作危害大

    分泌性中耳炎屬於部分自限性疾病,但自行好轉的發生率主要取決於病因。若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原因未除,如扁桃體或/和腺樣體肥大、臨近組織器官的潛在炎症未得到控制,即使自行緩解,也會很快復發。總體來説,反復發作的分泌性中耳炎約佔所有患兒的30-40%,另有5-10%為持續性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長期不愈,易引起聽力障礙以及相應的生長髮育遲緩,對於學齡期兒童,由於聽力受到影響,造成患兒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另外長期中耳積液不治療也會引起膠耳和粘連性中耳炎,由於鼓膜的長期內陷,很容易形成後天原發性膽脂瘤。

    如何治療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的轉歸或預後,主要取決於能否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家長髮現自己的孩子有類似上述的症狀,應及時帶孩子去耳鼻咽喉科全面檢查,包括耳朵的檢查:如聽力學檢查、耳鏡檢查;病因的檢查:如鼻內鏡檢查、影像學檢查等,一旦確診就需及時治療。首先是病因的治療,目的在於恢復咽鼓管的通氣功能,使鼓室內的負壓狀態逐步得到改善。對於炎症引起的。應積極控制局部感染,鼻腔內用0.5%麻黃素滴鼻,若為過敏引起的,可用抗過敏或激素類的鼻噴劑,可不同程度地使咽鼓管黏膜腫脹減輕,以利於大氣能夠進入鼓室。需提醒的是一定要按醫生的指導用藥。在用藥的同時,家長可給孩子做鼓膜按摩,以配合治療。簡易方法是:用食指間斷地擠壓耳屏,壓一下放一下,使外耳道的壓力忽高忽低,藉以振動鼓膜。如果經過上述保守治療,一般1-3月,鼓室仍有積液,則應儘早施行鼓膜穿刺或鼓膜置管,相對來説鼓膜置管效果更為可靠,鼓膜通氣管一般放置6月-1年,手術在靜脈麻醉下進行;對於機械性阻塞引起的,如扁桃體或/和腺樣體肥大、下鼻甲後端肥大、後鼻孔息肉等,均應採取相應的手術或等離子射頻治療。手術在全麻下進行,可做到無痛、安全、微創、復發率低。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耳科學研究所所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 吳皓 副主任醫師 黃琦) 

 
 
 相關鏈結
· 專家提醒:膠原蛋白駐顏美膚沒那麼神
· 專家提示:商業機構不能做診斷性基因檢測
· 專家提醒:春天孩子抽動症高發
· 專家提醒:老年人應少吃五種藥
· 專家提醒:老年人穿衣忌“三緊”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