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7月23日專電(王楊林)23日是24節氣中的大暑。在福建莆田流傳著一句話:“大暑呷荔枝,勝於補參”,意思是大暑這天吃的荔枝比人參還要補。在福州也有類似的傳統。
但福州市傳染病院副院長、副主任中醫師李芹表示,目前她還沒找到“大暑吃荔枝很補”相應的科學依據。但從中醫的角度説,荔枝屬性偏溫熱,一些陰虛燥熱、濕熱偏盛體質的人不適合多吃荔枝。她説:“尤其在酷暑天,吃荔枝更要把握適量原則,千萬不要一天之內吃上好幾斤。”
老家在三坊七巷的“老福州”鄭子端説,他的老宅子裏有一口深井,從前,他家的長輩每年大暑到來前都要買上好幾斤荔枝,先裝在一個竹筐裏,在竹筐上係一根線,放到井下(但不是浸在水裏)。那時候還沒有冰箱,夏天荔枝容易變質,而井下溫度比地面低得多,就成了存放荔枝的天然“冰箱”。大暑那日把荔枝從井下取出食用,有一種冰鎮的感覺,非常爽口。
福州民俗專家方炳桂説,關於大暑日吃荔枝的傳統目前雖然還沒有找到十分確切的起源,但福州人有種習慣,就是順應節氣吃水果,比如白露吃龍眼、大暑吃荔枝等。目前只能説這是一種民間流傳下來的習慣,還不算嚴格意義上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