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一句家喻戶曉的養生民諺。的確,“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氣候變化無常,尤其是早晚與日間溫差懸殊,加之多風,風速越快,人體散失的熱量也越快、越多,就更覺寒冷,此時,人的衣著若不合時宜,很容易罹患各種疾病。然而,“春捂”一直是個比較籠統的概念,究竟捂哪些部位?捂的時間又如何把握?隨著醫學氣象學的興起,人們找到了一些更科學、更具體的答案。
就部位而言,最重要的是“捂”下身。
由於寒從腳下起,人體下部血液循環較上部為差,故傳統養生主張春令衣著宜“下厚上薄”,即加強腿腳的保暖。老人和兒童體質較弱,不可急於脫去保暖下裝,同時要注意穿好具有保暖性能的鞋襪。年輕的女士千萬不可只顧追求“風度”,過早換上裙裝或短褲,務須保持好溫度,否則會導致關節炎和多種婦科病。
二是“捂”頭。
頭為“五陽之首”,最易散溫,使熱量由此丟失,因而對於一些體弱多病的老人來講,戴頂適宜的帽子會起到如同暖瓶瓶塞一樣的保溫作用。
三是“捂”背。
背為陽中之陽,風寒之邪極易透過背部侵入人體,兼之與氣血“命脈”心肺相鄰,故其保暖顯得格外重要。春天減衣時,莫忘留件適宜的背心,特別是體質虛弱者更應注意。
四是“捂”腹。
腹為陰中之陰,胃腸病患者和患有婦科病的女士要加強保暖,除了穿件背心外,最好不要穿開衫,或將上衣釦子隨意解開,睡覺時要注意蓋好腹部。
從時間上來講,一是要把握時機,做到冷空氣到來前24—48小時未雨綢繆。醫學氣象學顯示,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比如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風等,在冷空氣過境時也會驟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時機,應該在氣象臺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再晚便是雨後送傘了。
二是把握好氣溫,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來説,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説,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三是注意溫差,日夜溫差大於8℃是捂的信號。春天的氣溫,前一天還是風和日麗,剎那間則可能寒流涌動,此時得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而日夜溫差大於8℃則是該捂的時候了。
四是捂的持續時間,一般氣溫回冷需要加衣禦寒,即使此後氣溫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這樣體弱者才能適應,減得過快有可能凍出病來。而總的來説,春捂要捂到清明時節方可告止。(寧蔚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