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又到了野菜上市的季節。對“自然”、“綠色”的追逐,使得許多人對野菜的“安全”與“營養”甚至到了迷信的地步。作為植物,野菜自然會提供一些營養成分,它對於健康能有多大的好處且不談,但它的安全,並不像許多人相信的那樣可靠。
面對病蟲害的侵襲,植物會分泌一些物質進行抵抗。這些抵抗病蟲害的物質,對人體也可能有害。比如芹菜、蘿蔔等植物可以産生一類叫做“喃香亞素”的東西,在受到病原襲擊的時候其濃度可以增加幾十倍。它是一種光敏物質,可以穿透細胞與DNA發生作用。人體接觸或者攝入過多的這種物質之後,在陽光照射下會産生“植物光照性皮炎”,長期大量攝入並接受烈日暴曬,甚至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
人類對蔬菜的“馴化”最終選出的是好吃易長的品種,而對於病蟲害的抵抗則通過種植者的管理來實現。野菜的生存則“一切只能靠自己”,往往這種“自衛”能力就會更強。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蕨菜。這種古老的植物會産生一種“原蕨苷”,能夠讓大量吃它的牛羊生病、失明甚至致死。一些流行病學的調查也發現大量吃蕨菜可能是某些地區的食道癌或者胃癌發生率高的原因。科學家們分離出了這種成分,通過科學實驗證明它能導致牛羊發病,也能讓動物致癌。
此外,很多植物能夠富集毒素。現代社會已經讓許多地方的水源、土壤中含有了相當多的重金屬元素,這些毒素有可能進入到植物體內,沉積下來,且含量大大超過安全限度。現在市場上的很多野菜,並非採自山野,也可能長在公路、工廠或者城市附近,使得這種危險大大增加。即使是在遠離工業的地方,水中也可能天然就含有高濃度的砷等有毒元素。不同的植物對這些毒素的富集能力並不一樣,麻煩的是人們對各種野菜的認識並不深入。
説不要迷信野菜的“安全”,並不是説所有的野菜都不安全,也不是告訴大家不要吃野菜。所有的這些“不安全因素”,一般都是輕微、慢性的,只有在大量或者長期的食用下才會顯現出來。如果只是偶爾嘗嘗鮮,就像偶爾喝一點酒,也還不至於對健康産生多大危害。但是,因為它們的“綠色”“天然”就迷信它們的“安全”和“營養”,就沒有必要了。相對來説,“家養”的蔬菜人類了解得更加清楚,種植條件也由人類把握,就要可靠得多了。(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