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惱人的春困也不期而至。有什麼可以讓人們克服睏倦,振奮精神的食物呢?
韭菜
春天人體肝氣易偏旺,從而影響到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春季養生重在養肝,此時多吃韭菜可增強人體的脾胃之氣,強化肝功能。經歷了一個嚴冬的“養精蓄銳”,韭菜的根和莖貯存了大量養分。此時的韭菜,葉似翡翠,根如白玉,脆嫩鮮美,清香馥鬱。
韭菜的做法千奇萬變,在潮汕地區,韭菜最常見的做法就是韭菜粿。以前常見有人推著小車子在街上現炸韭菜粿,香得很。韭菜粿用薯粉製成,在珠江新城的富潮軒中一品真味,其先用香菇和鮮蝦一同炒過後加未炒過的韭菜撈味,準備好的餡料用滾水開好的薯粉包起,蒸上8分鐘左右即可。
芡實
南方天氣潮濕,人體濕氣也很重,易造成精神不振、失眠多夢等春困症狀,多食祛濕的食物,祛除體內濕氣,可改善人的春困現象。芡實就是一種適合春季食用,以達到健脾祛濕食療功效的食物。它與蓮子有些相似,但其收斂鎮靜的作用比蓮子強。
芡實入湯,多數時候與黑米“同臺唱戲”。像薏米、姜薯、黑米,都是春季好貨,再加上幾個小蝦子,甜味一下被調上來。這個季節的汕頭,街頭巷尾都能見到賣姜薯的攤檔。
淮山
也就是山藥,是“滅菌小王子”。春天是各種病菌、微生物繁殖、復蘇的季節,因而流感、流腦等各種傳染病很容易流行,山藥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經常食用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及時“消滅”入侵體內的細菌、病毒,讓流感等傳染性疾病“繞道而行”。因此,平素容易出現多汗、反復感冒的氣虛患者在春季更應該格外注意適度增加山藥的攝入量。
春筍
春天是春筍嘗鮮的好時節。春筍味清淡而鮮嫩,營養豐富,含量較高的是纖維素、氨基酸。春筍不僅是佳蔬還是良藥,中醫臨床研究發現,春筍味甘性寒,具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等功效。
潮汕地區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土壤疏鬆,極適宜於春筍的萌芽生長。揭陽的華清、錫場、龍湖區的大衙,澄海的夏塘、橫隴等地都是盛産竹筍之鄉。揭陽華清人烹調春筍有絕妙秘訣,就是不能未熟先投下“鹹料”,必須煮至完全熟透才可“落鹹”,否則,煮熟入口的竹筍就帶有“苦味”。春筍烹調方法多樣,可清燉、爆炒、紅燜,均各有特色美味,既可作為主料,又可作為拌料。潮汕人家春日常用竹筍烹調為美味佳肴,如“生炒筍絲”“白燉筍片”“春筍燜全鴨”“春筍燜鴨肉”“春筍炒瘦肉絲”等,皆鮮美可口。
但是,春筍雖靚,卻非人人都能消受。其含有難溶性草酸鈣,尿道、腎、膽結石患者不宜多食,而且還含有較多的粗纖維素,對於胃腸疾病患者及肝硬化等患者可能是致病因素,容易造成胃出血、肝病加重等。春筍吃多要防過敏,尤其是老人、兒童不宜多吃,每餐最好不要超過半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