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人孟浩然在《春曉》一詩中雲:“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回大地,萬紫千紅的春天,人們怎麼會有“春眠不覺曉”的感覺呢?原來,在冬天,由於室外氣溫低,人體為了抗禦嚴寒,根據“熱脹冷縮”原理,人體皮膚長時間處於“收斂含蓄”狀態,血管收縮,減少了體熱的散發,以維持體溫。因體表血液的收縮,內臟器官的血液流量增加,正如諺語所雲:“小河有水大河滿。”供給大腦的血液也相對會增加,促使大腦細胞供氧量充沛,所以,人在冬天感到精神煥發,神清氣爽。斗轉星移,到了春天,氣溫日漸回升,天氣變暖,大氣壓較低,人體生理機能也隨之發生變化,皮膚血管和毛孔日漸擴張,皮膚內的血液循環旺盛起來,而供應大腦的血液和氧氣就相對減少,造成腦神經細胞興奮度降低,人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因此顯得反應遲鈍,易感疲勞。
此外,在北半球太陽直射點逐步北移,白晝日照變長,黑夜縮短。以北京為例,北京全年日照時數2780.2小時,日照百分率63%。冬季(12月至2月)198.5小時,春季(3月至5月)259.8小時,夏季(6月至8月)245.8小時,秋季(9月至11月)222.6小時。可見,春季日照時數高居四季之首。按月份來説,5月日照時數最長達290.6小時,12月份最短僅為192.3小時。所以,常常會使人産生睡意,總感到缺覺睡不夠。
此外,有人認為,春天到來之前,人們到室外活動的時間明顯增多,人體內的維生素B1就顯不足。維生素B1擔負著激活神經活動的“重任”,其量不足,神經會怠惰消極。有的學者認為,人體內生物鐘節律的變化,是發生春困的主要原因。嚴冬,人體內交感神經緊張,而到盛夏則副交感神經緊張,春天恰巧處於兩種神經緊張狀態的交替時期,有時難免會發生“錯點”現象,這時人便極易發生睏倦“不覺曉”現象。
戰勝春困,無需增加睡眠時間,而應該做到早睡早起,生活起居有序,積極到室外參加適合自己的文體活動,以提高人體的適應性。(謝再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