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國內國際知名服裝品牌的産品被指含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殘留。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的NPE從何而來?能否通過技術手段消解?消費者又該如何防範?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河北省內有關專家———
NPE已有無害替代品 商家因成本考慮棄之不用
“NPE學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是一種表面活性劑,就是常用的化學添加劑,由於化學效果好、價格便宜,在服裝加工、洗滌用品的生産中被大量使用。我們日常穿的衣服、生活中使用的洗衣粉裏都很可能含有該類物質。”河北科技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副教授姚繼明介紹,為了保證成品衣服的柔軟、光滑、防皺免燙、不易褪色,廠家在原材料加工的過程中會使用到染料、柔軟劑、精煉劑等近20種助劑,這些助劑中大都添加有NPE成分,因此成品衣服中殘留NPE的可能性很大。而衣服上的NPE殘留通過皮膚接觸、呼吸道吸入進入人體,會影響人體的生殖系統,而且它很難降解,一旦進入到環境中,還會對生態環境系統造成損害。
姚繼明表示,目前已經有環保無害的“異構醇類表面活性劑”可以取代NPE,但該替代品價格要高於NPE,而且使用該物質對於廠家的技術水平要求也較高,大部分企業出於成本和操作方便的考慮,棄之不用。但只要服裝生産企業在衣服的加工過程中選用環保的化工原料,NPE殘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功能性服裝“毒性”強
姚繼明介紹,除了NPE,服裝在整個生産過程中受污染的機會還有很多。很多服裝的原材料比如棉花,如果在種植過程中大量使用殺蟲劑,即使經過多次加工,也會有少量農藥殘留,皮膚經常接觸也會造成傷害。此外,在衣服染色和防縮水處理的過程中使用的各種染料、固色劑和整理劑會含有甲醛、可分解芳香胺等誘發皮膚過敏、呼吸道疾病甚至致癌的物質及重金屬離子。
對此,姚繼明建議,消費者不要盲目追求衣服的多功能,不論是棉麻還是滌綸材質的衣服,功能越多,加工程序越多,使用的化工原料就越多,感染有毒物質的幾率越大。消費者在挑選服裝尤其是貼身內衣和童裝時,應儘量選擇染色劑使用較少的淺色服裝,新買回去的衣服在穿之前最好洗一遍,“因為NPE的水溶性很好,通過水洗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殘留有害物質。”(記者 郭偉 見習記者 谷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