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太陽到達黃經75度時定為芒種節氣,時值公曆6月5日或6日。意即有芒的作物(主要指麥類)開始成熟收割,也是夏播作物播種時節,如晚谷、黍、稷等。由於此時已進入真正的夏季,農作物的收種多以這一節氣為界,過了這一節氣,農作物的收成就會越來越差。所以,芒種是一年中農事繁忙的時節,需要及時進行夏收、夏管、夏種。農諺“芒種忙忙種”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芒種前後我國最主要的氣候現象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持續陰雨,雨量增多,氣溫升高,空氣非常潮濕,天氣十分悶熱,各種物品容易發黴,一般人稱這段時間為霉雨季節。因為此時正值梅子黃熟之時,故“霉雨”又稱之為“梅雨”。梅雨對我國的社會、經濟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由於此時天氣越來越熱,蚊蟲孳生,容易傳染疾病,故5月有“百毒之月”之稱。古時門楣懸艾草,為的是驅趕蚊蟲。又因為此節氣正逢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前後,家家戶戶在門楣懸挂菖蒲,藉以避邪驅毒。所以,古時又稱五月為“蒲月”。
此節氣裏,我國有許多習俗,其中端午節是最重要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重午、天中、朱門、五毒日。端午節有喝雄黃酒、吃粽子、吃綠豆糕和“尚紅”的食俗。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大型活動。端午節到現在仍然是同春節、中秋節一樣受到老百姓重視的三大節日之一。芒種時節還有煮梅的習俗。由於梅子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在古代,俗傳五月多不祥,有“惡五月”之稱。五毒之月百毒業生,其中最毒的五種動物是毒蛇、蝎子、蜈蚣、守宮、蛤蟆。據説,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用紅紙剪成帶有這五種毒物的剪紙貼在門窗上,稱“五毒符”,可免除各種毒物的侵害。
根據芒種時節雨量增多、氣溫升高、空氣潮濕的氣候特點,健身養生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在精神調養上應使自己保持輕鬆愉快,忌惱怒憂鬱,這樣可使氣機得以宣暢,通泄得以自如;起居要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旺盛的陽氣,利於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夏日晝長夜短,晚睡早起,所以中午小憩是必要的,有助於解除疲勞,利於健康;天熱易出汗,衣服要勤洗勤換;中國有句老話,叫“汗出不見濕”,若“汗出見濕,乃生痤瘡”。芒種後要常洗澡,但出汗時不要立刻用冷水衝澡。此外,在這個節氣裏老年人不要貪涼而露天睡臥,不要大汗而光膀吹風,心情宜靜,所謂“心靜自然涼”。
芒種以後,儘管天氣已經熱起來,但由於我國經常受來自北方的冷空氣影響,氣溫仍不穩定。拿6月來説,東北的瀋陽還可出現4℃以下的低溫;華北的北京可出現10℃左右的低溫;即便位於長江下游的南京還出現過12℃以下的低溫。故我國民間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説法。此話告訴人們,端午節沒過,氣候還會有冷的時候,禦寒的衣服不要收藏起來,以免受涼。
歷代的養生家都認為,夏三月的飲食宜清補。從營養學角度看,飲食清淡在養生中起著重要作用,如蔬菜、豆類可為人體提供所必需的糖類、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等營養素及大量的維生素。夏季,各種水果陸續上市,可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不同的水果,因為水果有寒、熱、溫、涼、平5種屬性。(黃朝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