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我國第一座高超聲速數值風洞建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09日   來源:科技日報

    空氣動力研究基地“航空航天複雜流動機理研究及其數值模擬研究群體”在國際上首次提出進行複雜流動機理分析三大理論和判定三維定常流動分離數學條件,打開了長期困擾著我國航空航天技術快速發展的瓶頸,得到國際空氣動力學界高度讚譽。年前,該群體被總部表彰為首屆“軍隊創新群體”。

    複雜流動機理是世界流體力學領域的一大難題,長期困擾著我國航空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在著名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涵信指導下,該群體經過長達數年探索,在國際上首次提出進行複雜流動機理分析的三大理論,為計算空氣動力學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針對飛行器設計中難以判定的分離流動與旋渦運動難題,他們運用創造性思維對各類現象逐一分析,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判定三維定常流動分離的數學條件,對學術界長達20多年的爭論作出了結論性回答,得到國際空氣動力學界的高度讚譽;群體獨創的“複雜流場流動拓撲分析理論”,首次指出橫向流動規律與縱向流動的關係,被國內外多篇文獻引用,為世界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某高超聲速軟體平臺研製過程中,他們改變以往軟體開發分散單一的模式,瞄準建設數值風洞長遠目標,科學分工,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個功能完善的高超聲速軟體平臺,並廣泛應用於武器裝備研製工作,大大提高了我國在該領域的整體水平。隨後,他們以此平臺為技術支撐,深入開展模擬技術研究,從根本上解決了數值風洞建設的諸多關鍵難題,初步建成我國第一座高超聲速數值風洞。

    該群體把個人聰明才智匯成倍增的集體智慧。在某飛行器氣動特性研究中,群體成員既講分工更講協作,共同計算了80余組近1500個狀態的複雜干擾流場,圓滿解決了殼片分離的網格生成難題,確保了試驗一次成功。

    該群體把創新成果應用於空氣動力學試驗研究,幫助解決航空航天飛行器和“殺手锏”武器研製中的技術難題。

    近年,他們以我國第一個高超聲速數值風洞為平臺,運用自主研發的空氣動力學計算、流態演化數值分析等四類應用軟體,成功預測了高空狀態下神舟五號飛船返回艙平衡攻角,確定了某新型飛行器佈局設計方案,解決了長征2E捆綁火箭氣動特性分析問題,實現了科技成果向工程應用能力的轉化。

    在某重點型號試驗任務中,為確保按照時間節點圓滿完成任務,群體成員不分晝夜連續佔用3000多個機時,生成了100多套網格,模擬了1800多種流動狀態,為其氣動特性分析提供了大量可靠數據,為該項試驗圓滿成功做出了重大貢獻。

    組建30年,該群體累計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多項,重大武器型號及國家級研究任務100多項,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光華科技基金獎各2項,周培源力學基金獎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各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二等獎12項,並成為我國流體力學領域第一個獲得“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資助的創新群體。(記者 于莘明 洪安 于傑) 

 
 
 相關鏈結
· “家用生物質氣化技術”通過國家級科技成果鑒定
· 復旦大學研製成功新型二維探測器光譜儀
· 海南省納米改性膠清膠及其複合增強項目通過驗收
· 我國初步建立主要農作物轉基因技術體系
· 國內首個大氣污染無線監測系統在南京通過鑒定
· 我國實現高分辨率全天候全天時對地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