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科學生活:冬天並非穿得越多越暖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09日   來源:科技日報

    人穿了衣服,衣服與衣服、衣服與肌膚之間便形成了局部氣候環境,這便是衣服小氣候。適宜的衣服小氣候有助於調節體溫、保持健康。輻射和對流散熱是人體調節體溫的重要方法。寒冷季節,外界溫度較低,皮膚表面輻射出大量的熱,通過體表空氣對流,身體就會發冷。如果穿上棉衣,就會立刻感到暖和。這並非棉衣可以産生熱量,而是中間的棉絮或其他絮狀物(如絲棉、合成羊毛等)使身體熱量不易向外散發,阻擋了外界冷空氣與體表熱空氣層的對流,因而肌膚和衣服之間就形成了溫暖的小氣候空間。

    寒冷的冬季,有的人穿得鼓鼓囊囊,以為穿得越多越暖和;有的人則圖瀟灑和方便,裏面穿一件緊身毛衫,外面只套一件外衣。其實,這兩種著裝都具有偏面性。因為衣服的保暖程度與衣服內空氣層的厚度有關係。衣服與身體緊貼,則空氣層的厚度近乎為零,保暖性當然差。當一件一件衣服穿上後,空氣層厚度隨之增加,保暖性也就隨之增大。但當空氣層總厚度超過15毫米時,衣服內空氣對流明顯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可見,冬季穿衣要有一定的件數和適宜的厚度。羽絨衣有一定的厚度,羊毛織物的氣孔不是直通的,都能給人帶來適宜的衣服小氣候。皮類服裝幾乎可以阻絕衣服內外的空氣對流,冬季外出時著皮裝,保暖效果最佳。

    冬季的室內外溫差很大,要想穿衣有良好的保暖保健效果,還必須注意控制室內溫度和穿衣件數。當室內溫度為15℃左右時,穿一件襯衣,衣服表面溫度約為30℃;如再加一件背心和外套,衣服表面溫度則為24℃左右。在一定範圍內,衣服越多,衣表溫度與環境的溫差就越小,人體熱量散發也就越小。所以,當人們從一種溫度環境進入另一種溫度環境(如進出室內外時),就要適時增減衣服,以維持衣服內的適宜小氣候。冬季的室內溫度不宜過高,否則,室內外溫差太大,人體因難以適應而容易誘發感冒等病症。據專家研究,令人體感覺舒服的空氣溫度有個範圍,如裸體時為24℃—30℃,著單衣時為17℃—23℃;超過這個範圍,不僅造成體感不適,易致疾病,而且還影響高級神經活動和植物神經機能,會使人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精確性和協調性變差、反應速度降低等等。例如,冬季穿衣太多,人就會感到煩躁;而猛地將衣服脫得過多,又會冷得直打寒顫,這些都是由衣服小氣候不適而誘發的。(霍雨佳)

 
 
 相關鏈結
· 醫學專家提醒:初冬保暖從腳部做起